2016年4月1日 星期五

為誰工作 為何工作

這幾個月周遭的人陸陸續續的離職,包括朝夕相處的同事、實驗室外的朋友,還有我身邊的Polly以及我們部們的最大主管。離開公司的原因千百種,但大多數的動機基於被動,比如身心壓力不勘負荷、工作內容索然無味、主管難以溝通、當然也有被上司逼退的。

少數主動的,例如想嘗試新的領域、挑戰更高的職位或者想過不一樣的生活。

於是,我開始對工作本身,產生了好奇,究竟周遭人工作的目的是為了甚麼?
為什麼多數的人願意花大半輩子的時間去從事這項活動?

需要薪水支付生活所需與追求存在感是我問到最多的回答,
如果是這樣,相信問螞蟻與蜜蜂,也會得到相類似的答案。

職場來來去去,好比機場與車站,充滿著過客。
為誰工作,"誰"指的是自己,不是老闆。
為何工作,"何"指的是荷包,很少是公司的未來。

社會壓力、學校教育讓單一的價值觀深植人心,
繞著金錢財富旋轉,讓追求效率成為指引未來的羅盤,

在研發單位工作,
我認為有能啟發下屬的主管或是有能激發想像的同事,
是留住員工的基本要素。然而,培樣有創造力的主管,能有彼此分享交流的同事,似乎在我屬的公司並不是主流。

瑣碎反覆的例行公事,會麻痺了向外探索的好奇心,對於工作的靈感也逐漸趨於制式化的修編,我看著一個人、一群人、重複著類似的行為、用著古老的技術,一日、一星期、一年、十年的青春就這樣周旋於定量瓶與填滿數字的報告中,可惜,絕大部分都成了沒人翻閱的廢紙。

一段歲月換一疊廢紙,如果沒有從中學習到什麼的話,是多麼不值!

現在若問我為何工作?

我會說驅使我工作的是對於事物的好奇,以及一份對社會微薄的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