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5日 星期二

峰區 - Stanage

春暖花開,正是出門踏青的好時光。
峰區平易近人的步道群與英式的田野風光,宛如Midland的後花園,吸引了許多老朋友小朋友來這玩耍。我和實驗室的夥伴們脫下了沉重的實驗衣,今天不談實驗不喝啤酒,一起進入原野的懷抱。我們選擇是在峰區北方的Stanage edge,特色是有許多陡峭的巨石。
發起人和響導是德國人Christian,基於對自然的熱愛與關懷,沿途上總是走在隊伍最前面,像解說員向大家介紹所見的一景一物。我雖然只聽得懂其中一部分,但很佩服他對事物的觀察力。
台灣近幾年也在這方面下了功夫,登山健行逐漸進入民眾的生活外,社區大學及國家公園管理處同時提供許多課程和導覽,讓大眾更了解大自然,因了解而產生關懷之情。然而,幾天前聽到爸爸感嘆太魯閣的砂卡礑溪因觀光興建的攤位和水泥步道,怪手機具的介入,讓神秘谷的美貌黯然變色。永續與現實的妥協的結果,再再顯示我們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空曠的原野,強勁的野風,將大家吹得東倒西歪,由其是Polly,只能緩慢的以螃蟹步前進,可能是國家公園法規限制,否則應該是風力發電的絕佳地點。照片背景是座水庫,要是Chirstian沒介紹,根本看不出來。
英國絕大多數的登山步道就像照片上如此"簡陋",下雨過後更是滿地泥濘,於是大家很習慣有雙很耐穿又保護腳的登山鞋。每次健行完褲子鞋子雖然盡是泥土,卻感覺離自然好近。反觀台灣很多較為觀光的步道都控上了水泥或是枕木,比如阿里山、太魯閣等等。印象很深的是某企業家以穿皮鞋登上玉山自豪。
如果穿皮鞋上玉山值得驕傲,穿登山鞋進辦公室也應該得到掌聲。
午餐時刻,大家各自拿出自製的餐盒,Christ為大家烤了一個大蛋糕,來自法國的他很喜歡和大家分享法式糕餅的絕妙,而且常常說只是蛋糕一小片。
隨後的某一個周末,我帶著花生猴來到峰區健行。花生猴是我去年的聖誕節禮物,第一眼在The White Company看到就一見鍾情。於是往後的大小旅行又多了一位旅伴。




2011年2月20日 星期日

實驗室文化交流

2011年的春天,是Polly英國南北征戰的季節,只要哪裡有面試機會都積極把握,回想起來,她的勇氣與毅力令人佩服。而我自聖誕節以來的瓶頸依舊在尋找解答,這幾個月的也是灰頭土臉的過。這時和Polly的互相鼓勵以及和實驗室同仁的交換意見,成了度過難關重要的一環。


  • 快樂越分享越多快樂,問題越分享越快解決。


二月份,化學實驗室聚餐,順便幫我慶生。來自葡萄牙的博士後Claudia帶大家品嘗正宗的葡萄牙菜,幾乎是以海鮮為主,有一點偏鹹,但怎麼說都比打著葡式旗號的Nandos烤雞好吃。和我共事的兩個葡萄牙人都非常善良、樂於助人。潛移默化中讓我對葡萄牙文化產生興趣。
 第一張照片的主角是我學長蓋文,也是和我最要好的英國人,而且事後回想起來,他帶給我很大的影響。很有緣的是實驗室裡的通風櫥和休息室裡的坐位我都在他隔壁,蓋文個性和我一樣天真很愛說話,他三不五時就會和我分享他的實驗的發現與瓶頸,久而久之,我也習慣不斷和人分享我的實驗內容,許多發現和瓶頸不知不覺得就在分享中得到了出口。生活上,他也常常約我和大家一起去酒吧,了解英國文化,去研討會也常常和我一起,成為系上最照顧我的學長。後來,他也交了一個港裔的女朋友。

實驗室文化的多元,也是派克猴子留學的一大難忘經驗。之前在台灣,相同教育背景下,價值觀相對比較一致。在英國,很高興有機會與許多國家的人共事,看到大家面對事情處理的不同方式。尤其是從非洲和阿拉伯地區來的同學,以往對他們的認知只能從書上和媒體得到。

在小小的實驗室社會,與人平日的互動都很新鮮。像是義大利人講話時肢體語言就很豐富、印度人話就比較多、英國人普遍 "很有禮貌"、法國人風趣等等。當然,一個人不能代表群體,但是卻能影響別人對這國家的印象。

很明顯可以看到,有些國家的人喜歡自己聚在一起,有些卻喜歡與人交流。
比如像中國人和阿拉伯人在系上就形成自己的團體,反而英國人和從世界各地的大家混在一起。
那台灣人呢? 無從知曉,但很感謝蓋文和實驗室大家很自然的將我帶到多元的文化中。
我很驚訝我同事幾乎都清楚Taiwan和China是不同國家,學弟Robert甚至還說出我們的正確國名是Republic of China!!

我想那一天當中國和台灣人民的價值觀相近時,也就沒有必要討論台灣是不是中國的一省的必要了。
我衷心的期待那一天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