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1日 星期六

2023長榮馬拉松

正值馬拉松賽季,全國大小賽事雨後春筍般,接二連三的展開。每星期在全台各個大城小鎮開花,就連台北本身,每個周末也都擠滿了賽事。路跑活動又再次回到國民的懷抱。今年我加碼報名了兩場賽事,一場是十月的長榮馬拉松,另一場則是十一月的渣打馬拉松,因為在賽道上奔跑,看著里程數離終點越來越近的過程,是人生中最美好的記憶之一。

比賽的前兩周,正當我幾乎進入備戰良好狀態,突然有一天急急忙忙地重訓,一不小心右腰代償短短一秒鐘,又接著上滿一堂一小時的瑜珈課,回家繼續用滾輪按摩,此一連串的錯誤示範,將原本的小拉傷,演變成連起床都有困難的大拉傷。

我第一次感受到身體每一條肌肉存在的重要性,拉傷的隔天,起身走路都舉步艱難,連起立坐下的基本動作都無法完成,還好運動員有堅強的意志力,獨自拄著雨傘、步履蹣跚的去看離家最近的南港復健科。儘管醫生說是肌肉拉傷,無大礙,最慢一兩周就會痊癒,我心裡就有底復原速度可能趕不上兩周後的長榮馬拉松賽事了。儘管如此,我每天還是乖乖的到診所復健。
在復健師細心的照顧,以及每天充足的睡眠加持下,大約一星期就回復正常生活了,我小心翼翼地回到熟悉的健身房與田徑場,用最緩慢的速度及輕鬆的訓練,慢慢地找回受傷前的感覺。復原需要時間,更別說回到原本的水準,眼看著剩三天就要上場比賽,為了避免二次傷害,棄賽似乎是較理性的決定。
我將號碼布交給了C.W.Chen,對於從來沒有參加過的全馬賽事的爸爸來說,是相當大的挑戰,而且又是臨危受命。有時候,太長的考慮與準備時間,反而容易讓人退縮,比賽當天爸爸就這樣硬著頭皮上場了。
C.W.Chen很認真的前一天就來市區探路,比賽當天,住在淡水的他半夜三點就起床,先將車子開到終點停妥,再搭計程車到起點的總統府前廣場。媽媽就在終點拱門前等待,一邊為選手們加油。
我一樣早起,先去健身房訓練一輪後,大約九點半抵達會場與媽媽會合,當時終點拱門顯示時間是四個半小時,中段班程度的全馬跑者陸續回來,跑者們看起來神情自如,輕鬆愉快。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五個半小時都還沒有看到C.W.Chen的蹤影,眼看著距離關門時間越來越近了,於是我沿著賽道往回走,看看C.W.Chen是還在賽道上努力,還是早已坐上回收車休息?

終於在最後一公里處,看到C.W.Chen邁著緩慢的步伐,且跑且走的往終點前進。旁邊有年輕人跟C.W.Chen加油說"歐基桑,不能用走的啦,會被關門喔",爸爸使勁擠出剩下一點點力氣,跟著我跑完馬拉松的最後一公里,完賽時間05:56:14,距離大會關門時間只剩下四分鐘。

看爸爸通過終點的樣子,還有途中攝影師捕捉到的相片,怎麼看都像是游刃有餘的跑者,完全不像是初試啼聲的初馬。而整段過程中的掙扎、與時間賽跑,到達終點的喜悅,已經深刻的留在C.W.Chen腦中。
C.W.Chen是半馬的老手,全馬倒是頭一次參加,他說半馬之後的那一段21公里真是要人命,腳都快要抬不起來了。今天舒爽的天氣,加上平常持續的運動習慣,行雲流水般完成賽事絕非偶然,令我肅然起敬。高齡六十九歲的身體比我周遭大部分的年輕人都還要硬朗,而媽媽從凌晨四點多一直在終點加油到中午,也是展現出無比驚人的活力。
馬拉松賽事有趣的地方就是,無論是當選手、做志工還是在旁邊加油,都有它歡樂之處。
健康的身體,不論在哪個年紀,都是最大的財富。
人人都懂運動、飲食與睡眠是賺健康的最佳投資組合,可惜真正能付諸實行的人還是少數。
十年前,C.W.Chen完成人生第一場半馬,十年後,第一次挑戰全馬就成功,
十年磨一劍,年齡沒有限制住爸爸的活力,持續綻放著青春,猶如整片黃色的向日葵,充滿著元氣。
今年的完賽禮是特製的斗篷衣,爸爸將它送給了媽媽。兩老要帶著活力,繼續探索世界的美好。不知道全馬是否在C.W.Chen的人生清單中,但每年和我一起參加路跑賽事,已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部份。
路跑,讓熱愛美食,飲食從不忌口的C.W.Chen在盡情享受料理後,還能維持精壯的身材。
中午,媽媽在懷舊餐廳宴請大家,慶祝這個值得紀念的一天。
不知不覺中,爸媽的跑齡已超過十年,多謝路跑讓爸媽越活越年輕,更讓全家的感情維繫在一起。
2023長榮馬拉松,我只跑了短短的一公里,
但看到爸爸衝進終點拱門開心的神情,我體會到完賽不需在我的奧義。

2023年10月1日 星期日

我的女力主管

十幾年的職涯中遇過不同類型英明的主管,有的學識淵博,有的擅於指導,有的苦幹實幹,有的口條伶俐,在他們的指導下工作,都是上輩子積來的福份,他們不僅一棒接一棒塑造我對職場的美妙願景,更是堆疊我積蓄的財神爺。是生命中的貴人、更是人生的重要導師。我能對生活有美好想像,對興趣勇敢追求,來自於他們的觀念。職場上,人來人往,每當緣分告一段落之時,我都會將這一段曾經發生過美好,忠實的記錄下來。

王博,研發單位的副總,也是兩年多前招聘我進公司的主管,是繼廖副與彝萱後,職涯中遇到的第三位女力主管。他是公司元老級的人物,熟稔企業的運作、完全能捉摸大老闆的胃口、更厲害的是她可以連續出差好幾個星期,每天工作超過十二小時。但是真正讓人敬佩的不是她的工作時數,也不是研發能力,而是高EQ帶出來絕妙的管理能力。

不像以前所處的團隊,大部分研發主管與同事有漂亮的血統,大家非常興奮地切磋知識,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同事與主管間的的關係像是師生,但免不了利益交換。現在的團隊,普遍沒有亮眼的學經歷,卻建立起相當深厚的同溫層,這裡無論是制度面或是法規面,有太多問題需要解決,卻是一個同舟共濟的團隊,我會主動解決別人遭遇的問題,而我最弱的行政工作也有同事會幫我處理,這種共榮的氣氛是王博識人善任的結果。部門人員個性百態,素質參差不齊,她總能發現部屬的優點,在乎每個人的想法,然後將每個人放到最佳的位置。這個無關智商高低,而是智慧的展現。只要王博發號司令,大家一定沒有第二句話勇往直前,為了趕補件,全部門整星期每天加班,常態的例假日加班,卻是甘之如飴。是她的智慧,讓熱愛自由的我願意配合長期加班,為了加速專案推進而犧牲假期。在王博領導下,我學到工作中比知識及薪水更迷人的東西,叫做溫情。而就是溫情讓知識運用在善良的地方,是溫情讓人懂得知足的快樂。

曾經認為學富五車或者財富自由是工作上追求,現在我更享受工作中的餘裕與知識傳承的快樂。自小沒有宗教信仰的我,逐漸地體會到信仰的力量,是信仰讓我們相信付出是值得的,是他讓我們可以接受惡劣的環境,在不健全的制度中處之泰然。蔽公司沒有尾牙、更別談員工旅遊、健康檢查也是馬馬虎虎,三節更是發個集團禮劵便宜了事。但我們部門經常聚餐,訂飲料更是每周都會發生的事,每次都是王博買單。王博一個人扛下了公司高層極度保守的力量,打造一個自由發展的部門。大家雖然沒有明說,但彼此都明白,我們效力的是王博,不是公司。

八月底的某一天,王博亦如往常訂了20杯飲料,請大家到會議室集合,然後用最簡短有力的幾分鐘,說今天是是她最後一天進辦公室,因為身體因素,必須先休息一陣子,請大家務必在自己的崗位上,跟隨副處長的腳步前行。頓時間,空氣彷彿凝結一般,留下的是眾人的錯愕。王博長期頂著高層的壓力與高強度的工時,就連離開都留最後時刻才告知。她帶著全部門滿滿的祝福離開,我想這就是成功主管的典範。

從那一天起,我再也沒有見到王博,但她的精神永遠與部門同在。

很幸運在職涯後期遇見了王博,讓我對工作的意義有了更深刻的認知。讓我明白科學追求真,透過薪水而顯得美麗,更因善良而得到安心。人生最大的快樂,不就是過得心安理得嗎? 因此在收集完對科學的渴望,對財富的自由後,使命的傳承成了我現在工作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