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7日 星期一

雪中爽探 (3) - 雪場之外

滑雪團雖然主體以滑雪為訴求,但如果行程中缺了溫泉與美食點綴,
就像是吃牛排少了沙拉冰淇淋陪襯般的單調。
再說,消耗了一整天的熱量,晚上若不好好的補給一下,怎麼和勞動一整天的肌肉們交代呢?
入住夕張HOTEL MOUNT RACEY的五天,所有的餐食都在同一個餐廳解決,不像一般旅行團都會規定座位與集合時間,在這裡舉凡用餐時間、內容和座位都非常自由,聽起來有點像上食堂,飯店考慮到房客們的味覺,每天會改變些許菜色,但就算是一成不變,精緻的日式生魚片料理也以夠讓我每天反覆的咀嚼。

每天早上製作刺身丼飯,是起床後第一項樂趣,也是提供一整個早上活力充沛的來源。
當然,粥糜在冷的天氣中,更得胃得青睞。
二月底已是雪季的尾聲,旅館內的外國團客不多,多半是日本當地零星的滑雪客。
少了強國人與港客較勁,台灣團成為餐廳裡最吵雜的客人。
導遊說,長腳的松葉蟹、生食甜蝦與干貝是北海道的特產,在這裡可以吃通海,
許多團員因此夾滿了整盤的蟹腳,啃得津津有味,
我反而覺得不用剝殼的火鍋蟹肉棒比較好吃。
在這裡用餐,打破我對日本料理的刻版印象,
日式料理不一定要用精緻的器皿盛裝,用簡單的塑膠餐盤打菜一樣好吃,
食物也未必要有雕花擺盤襯托,自助式反而更能隨心所欲地夾取。
在台灣,不僅是日式料理,舉凡法式、義式、葡式、徳式料理、甚至英式下午茶來到了島上難免被商人包了裝、改了調,也提高了售價。
反而是層次變化多端的中餐,飄洋過海到了世界各地,常常變成外賣、餐車等廉價食物。
除了吃,另一項通體舒暢的活動非泡溫泉莫屬了,尤其在筋骨折騰了一天之後。
男女分浴的溫泉可以不用著衣,身體每一吋肌膚直接在泉水中烹煮,
只露出一顆頭,在零下十度的空氣中,吐著白煙。
二十分鐘足以讓全身紅通通,三十分鐘足以讓人頭昏目眩,我從沒泡超過三十分鐘。
著上浴衣,瞬間老了十歲,搖身變成日本怪叔叔一枚。
五天之中,購物只佔了短暫的三小時,
僅在最後一天前往機場前的空檔匆匆掠過。
時間長短是相對的,對於滑雪客而言,在雪場三小時轉眼即逝,
在賣場三小時卻日長似歲,
我逛了半小時後,就不知道要將身體往哪裡放,大家乾脆去餐廳坐下來用餐。
這間名為Rera的暢貨中心,其實撿不了甚麼便宜,
頂多滿足了國人把錢花光,為國爭光的慾望罷了。
團員們提著零星的提袋上車,內人三大袋的伴手禮,
輕易的成為滑雪團的購物冠軍。
『這些台灣不是也買的到嗎? 就算商店買不到,網購不也無遠弗屆嗎? 』我問道
 『你不懂啦!! 在這裡買比較便宜。』Polly說
於是我們搬了一堆台灣也買的到的物品上了飛機。

我知道,Polly想藉由伴手禮將北國愉快的時光與親朋好友們分享,
就像我迫不急待的想將滑雪好玩的地方告訴大家。

2017年2月26日 星期日

雪中爽探 (2) - 跌了又摔

飯店直接與雪場相連接,也就是所謂的Ski in/Ski out型的飯店,只要五分鐘就可以從溫暖的床上下到冰冷的雪道。我們全身上下所著的行頭,全都是向飯店和雪場租的,其實就和在游泳池一樣,戴了帽子與雪鏡後,人就只剩高矮胖瘦之別了。
三天的課程,每天分為上午與下午兩堂,一共是六節課。除了中午吃飯外,其餘時間不是在上課就是在練習,彷彿重回到了學生時代。
幼幼班的我們,第一堂課只能窩在乏人問津初級滑道的一角,就像網球初學者只能對著球場旁的牆壁默默地練習。不斷重複做階登、緩坡直滑降、緩坡全制動剎車、緩坡全制動轉彎等最基礎的動作,目的是要讓我們的重心從身體透過雙腳上,交到那雙笨重到不行的雪鞋與雪板上。
如果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那麼挑戰初級滑道就是檢視早上基礎動作的最佳試煉。
第二節課就座上了纜車,一路將我們吊至幾十公尺高的坡頂,看著別人輕盈曼妙的往下滑,我們卻是卯足了勁,頂著僵硬的四肢往下俯衝。
滑的很快意味著失速很快,前仆後繼的撲倒在雪道上。
在平地上明明煞的好好的,真正站在坡道上完全是另一回事。
對於我來說,要學習的是如何駕馭重心,對Polly而言,要克服的是心理對坡度的恐懼。
然而,雪地像是輕柔的棉花糖,多摔幾次又何妨? 真正辛苦的是要從雪堆中穿起雪板,重新出發。阿逸教練針對每個人的弱點,因材施教,
他唯一不做的,就是在我們跌到時攙扶一把,
跌到了要會自己爬起來,在任何地方都一樣,
我們在萬分刺激與驚嚇中,結束了第一天的課程。
脫下雪具回到房間休息,晚餐盥洗泡完湯後,又把阿逸白天教的,對著Youtube揣摩姿勢一番,
孰不知四肢最想做的事就是什麼事也不做。
第二天,我們繼續在兩條初級滑道上下徘徊,跌跌撞撞,摔了爬起、爬了又摔的幾次巡迴中,逐漸地找到自己的重心,Polly也習慣了眼前的坡度。
每位同學都能感覺自己顯著的進步,到了下午,我和Polly已經能夠在初級滑道不跌倒,而且靈活的控制方向,但與理想的"享受滑雪"還有很遠的距離。
四肢依舊僵硬,精神一樣戰戰競競。
我和Polly把握任何可以練習的空檔,上課前、中午休息時間,以及下課天黑前,
每天都等到脫去雪衣褲的瞬間,才驚覺自己的膀胱已經超過負載。
要是工作也能有這股衝勁多好。
第二晚沒有看Youtube,也沒有泡湯,吃完飯洗完澡四肢就癱在床上不理我們了。
經過一晚的休息,
第三天早上有如神助,班上七人已能在初級滑道加速,玉樹臨風的享受重力加速度所帶來的快感,
赫然的抬起頭來,不再將100%的注意力鎖在全身的肌肉上,精神慢慢的轉移到欣賞雪道兩旁的景致。
肌肉得到了解放,五官也逐漸舒展開來,
老天像是在恭賀我們苦學有成,賞了一個晴空萬里的好天氣,讓大家有更佳的視野。
下午的最後一堂課,阿逸教練膽大的將全班帶至中級滑道。
教練都不怕了,我們還有什麼理由龜縮的,
直到雙腿站上了中極滑道坡頂,我才明白,為何坡道要有中級與初級的分別。
如果一開始就來挑戰中級,肯定是用滾的下山,然後一輩子再也不碰滑雪了吧!!
爬得越高,看得更遠,也摔得越重。
上了中級滑道,彷彿又退回了昨日剛上初級滑道時的迴圈,頻頻的摔跤,坡度越陡,地心的拉力越大,速度越快,反應時間越短,重心的轉移也就越不容易。
阿逸要我們跟在他後頭,畫很大的之字下坡,藉以減緩地心的拉力。
這是勤能補拙的概念,技術不佳的我們,藉由不斷的拉長路線,抵抗重力,也克服心理恐懼。
當我們成功從中級滑道滑下之後,再回到初級滑道,便覺得昨日的戰戰兢兢完全是多餘的。

快樂時光總是易逝的,正當我和Polly品嘗著初會滑雪的甜果時,三日的課程已接近尾聲,黑夜也悄悄的降臨。
我們滑到天黑前的最後一刻,才捨不得的卸下了雪具,
下一次再穿上,恐怕是一年之後了。
大家都說,滑雪是個成癮性很強的運動,
如果你問我有沒有上癮,我會回答沒有,
就算上癮,也沒有人會承認吧!!

只不過才剛滑完,我與團員們已經開始期待明年雪季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