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30日 星期日

前奏- 劍橋鐵馬行

在大城市倫敦待幾天有點倦了,決定去比較鄉下的劍橋,距離倫敦一小時火車車程。火車一駛出倫敦,風景馬上轉變成一畝畝的草原,到了劍橋火車站,就像到豐原、苗栗車站一樣,車站旁停了好多亂停的腳踏車,大概是學生的吧。
既然來到大學城,騎腳踏車無疑是最好的選擇,火車站旁就有出租店,非常便利。而且老闆還特別交代腳踏車要鎖,很容易失竊。沒想到這麼高等學府也有行為不良的人。結果一到劍橋大學校園,盡是觀光客。我們也很盡責的做觀光客,付了每人10鎊參加康河撐船,沿途經過嘆息橋、數學橋、國王、皇后學院等等。因為河水沒有很乾淨,而且河上的船一艘接一艘,講解的船夫學生也不大熱情,所以覺得挺無趣的。我猜當年徐志摩來的時候應該沒有這麼多人吧。
比起康河,岸旁綠意盎然的草坪和學院反而更加迷人,尤其是那雄偉的國王學院。
老實說,第一次到劍橋沒有留下很好的印象,覺得非常的觀光商業化,和心目中的再別康橋還有傲人學術成就有相當的落差。後來幾次再到這裡參加學術研討會後發現,原來很多著名的學術機構都不在觀光客會到路線上,學生因此得以專心的做研究。
我的感想是,劍橋,適合去研討會,不適合觀光。牛津亦是如此!!



前奏- 短居倫敦(下)

Notting Hill Carnival (諾丁丘嘉年華會)



第一次參與倫敦的慶典就是這個每年八月底在諾丁丘和雀兒喜區的活動,有點類似台灣的燈會,許許多多裝扮華麗服裝的團體、還有花車沿著大街小巷遊行,吸引許多民眾圍觀。不知道每年都是一樣,還是像我們的燈節一樣,逐年都有不同的主題。

倫敦塔(Tower of London)


倫敦塔也是俗稱的白塔,位於倫敦塔橋旁,地理位置非常好,可是是用來放軍械和關犯人的地方。裡面收藏很多以前的兵器和盔甲還有珍貴鑲滿鑽石的皇冠和權杖。當時剛好是亨利八世特展,展出許多他的兵器和戰馬,印象最深的是照片中的情境演出,演的是安妮皇后被砍頭的故事。還有,城堡周圍有許多穿著華麗的衛兵,稱為吃牛肉者(Beefeater),可供人照相。

泰唔士河遊船

帶著小豬坐泰唔士河遊輪,用地鐵的蚵仔卡買票可以打折,記得當天河面上風起雲湧,非常的冷很多遊客都躲到船艙內。對於懶得步行的人,遊輪是一項不錯的選擇,一趟下來沿河的風景、建築一覽無遺。

柯芬園


這裡是Polly帶我來的,我聽名字以為花市之類的地方,沒想到完全不是。柯芬園是個很神奇的地方,有很多藝術家和街頭藝人,更有數不完的小店可以逛,相信很多小女生應該會很喜歡這地方,而我對於旁邊的倫敦交通博物館反而更感興趣,而且裡面的一些磁鐵紀念品是朋友Vivian家生產的,Made in Taiwan。

聖保羅教堂


對於宗教背景不熟悉的我,歐洲一座比一座雄偉的教堂總讓人分不清彼此。但這座聖保羅教堂別具意義,因為它是英國皇室舉行許多婚禮、葬禮和儀式的教堂,和西敏寺有相同的功能。也因此入內參觀是必須收門票的。英國比較特殊的是,博物館很多都是免費參觀,而教堂供人做禮拜的地方反而收費。更且,託阿陸仔的福,幾乎都有中文的語音導覽,所以雖然收費,都覺得很值得。想想看我們台灣的景點,能有中英文導覽就很不錯了。








2009年8月28日 星期五

前奏- 短居倫敦(中)

倫敦地鐵
在倫敦地鐵四通八達,可是沒有手機訊號也不是每一站都有電梯電扶梯,也沒有洗手間。倫敦地鐵純粹是交通運輸公具,不太具有藝術、商業或娛樂性質。即便如此,依舊是很多居民和旅者的最愛,Polly後來在2010年在倫敦住了幾個月,發現其實搭公車和市內鐵路,反而經濟又省時,但是對於觀光客而言,地鐵無疑是最方便最清楚的選擇。
不過我不大喜歡倫敦地鐵,雖然人民守秩序不會爭先恐後,但眾多的人潮和倉促的步調讓人不是很舒服。沒辦法,這裡是歐洲金融商業重鎮。

白金漢宮
這裡是女王辦公的地方,平時門可羅雀,但每到遇到衛兵交接時刻,可以看到好幾排的遊客,像逛動物園似的朝柵欄裡的衛兵猛照相,也是倫敦觀光的一大賣點。原以為衛兵是像忠烈祠那樣莊嚴神聖,沒想到紅色毛帽的衛兵非常可愛,有點像大玩偶,吹奏樂器還要看譜,給人不專業的感覺。

海德公園
海德公園不像紐約的中央公園的髒亂,這裡常常有舉辦演唱會,倫敦奧運的鐵人三項也是在這裡舉行的。公園面積很大,不是台北大安森林公園可以比的。只要手上拎著像麵包的東西,就會有成群的鴨雁圍繞,剛開始都會想把他們拿來做烤鴨吃,後來覺得他們還挺可愛的,就有點心軟。很奇怪的是有鴉有雁有鴿有鵝就是沒有台灣最多的麻雀。

自然史博物館

學自然科學的我當然不想錯過自然史博物館,裡面有英國最偉大生物學家達爾文的雕像,有很多爸爸媽媽帶著小孩來參觀,展館有深有淺,非常適合喜愛自然科學的家庭。和許多自然科學博物館一樣,有很多動植物標本,生命的演變、起源,宇宙太空等等。我最喜歡的一區居然是礦物岩石館,以前在學礦物岩石學背得很頭痛的石頭,竟然產生了共鳴。相同的知識,不同的表達方式,會有截然不同的效果。
然而,倫敦的所有博物館中,我首推的還是在自然史博物館旁的V&A博物館,可以說是大自然和人類藝術的結晶,不過可能是知名度不夠,通常很少放在一般觀光客的Must See的名單中,我也是幾年後經爸媽推薦才去的。

Pub

酒吧算是是英國文化的一大特色,很可惜的是,從剛到倫敦到三年後的今天,去過數不清酒吧的我,酒量還是維持在2 pints (約 1000 c.c.),第一次去的這間酒吧是全省連鎖的 O'Nell's,位於中國城旁,我喝兩杯就醺了,連鞋子都放到桌上,卻笑得非常陶醉。

..........繼續閱讀


2009年8月26日 星期三

前奏- 短居倫敦(上)

飛機緩緩的降落在希斯羅機場,護照上拿的是學生簽證,但心情上卻是100 %的觀光客。
於是,我和Polly留學的始於一星期的倫敦Short stay....

到了英國,不再可以用可愛的台幣,取而代之的是女王頭的英鎊,找了一間Lloyde TSB將身上所有的 £ 1400旅行支票換成現金,TSB的好處是可以1:1的兌換,不收手續費。充滿了荷包後,開始我們的旅行。因為有充裕的時間,我們選擇隨意的閒逛,也不著急把整個倫敦逛完。
2009年八月底的倫敦有點微涼,而我們單薄的服裝和黝黑的膚色,一看就是從亞熱帶國家來的觀光客。閒晃不知不覺來到坐落在泰唔士河畔倫敦眼,可能是非常顯眼,所以才叫倫敦眼吧。後來才知道,不只倫敦,英國很多城市也都有xx眼。在一旁的大笨鐘、國會大廈還有西敏寺都是當觀光客聚集的地方,真的聽到說英文的人不多。

British museum,是觀光客會造訪的地方,天天免費入館,而且有中文導覽可租,比起巴黎的羅浮宮常常大排長龍,這裡顯的優哉許多,而且沒有所謂的鎮館三寶,遊客可以非常自由的在有興趣的主題遊覽,拍照。雖然有人認為那些展品都是從世界各地掠奪而來,但英國在古蹟保存、修復和研究所下的工夫,非常令我敬佩。我們逛了半天,連走馬看花還逛不到一半,就已經睏了。館內唯一的缺點就是吃東西的cafe太少,逛累了沒有舒適的地方可以補充體力,不像法國很多博物館都有餐廳可以休息,哈~還是法國人比較貼心。
看這塊石雕,彷彿看到大學同學李信鋐。不知道他在2011來倫敦時有沒有駐足留意?


傍晚,微涼起了風,來到了倫敦塔橋,如果泰唔士河能夠像愛河一樣乾淨就更美了。倫敦的天氣很善變,一會兒晴天,一會兒下雨,台灣帶來的歐都那登山薄外套挺實用的!

.......繼續閱讀




2009年8月3日 星期一

抉擇與啟程

2009年3月份,接到所有申請學校的通知,同時確定英國為下個落腳的國家。
  1. 拒絕我的學校有: Arizona, UCSD, Colorado State, Purdue, Rhode island and Louisiana State and Durham.
  2. 歡迎我的學校有:Aberdeen, Nottingham 和 Liverpool,前兩所學校給我Ph.D unconditional offer, 而Liverpool給了我M.S. conditional offer。 
    拒絕的學校緣分就到此了,歡迎我的學校面臨了抉擇的問題。

    第一個我排除了Liverpool,除了老師沒有特別賞識,還要提前好幾個月去上語言學校,
 Aberdeen和Nottingham就難以取捨了,Aberdeen位於蘇格蘭,風景想當然比蘇格蘭優,同時   一年學費也便宜3000英鎊,距離Polly的格拉斯哥也比較近,然後華人也少。Nottingham則是有諾貝爾醫學獎得主Peter Mansfield的光環,但是最後讓我拋下Aberdeen的是我Nottingham的兩位老師和我的Project,Weng Chan是Peptide合成的專家,Peter Fischer有多年藥廠的背景,而他們的專長在台灣非常少見。
    
2009年七月正式向吳天賞老師提辭呈,結束近兩年的令人興奮天然物分離與鑑定的工作。

如果問我留學該準備些什麼,我會回答:滿滿的祝福和期待。八月份,也是台灣陽光最燦爛的時刻,和家人和朋友,上山下海,這些是出國以後買不到的溫情。  一片司馬庫斯的楓葉代表我對故鄉的記憶,牢牢的夾在日記本裡。

2009年八月26日,我牽著Polly的手,離開熟悉的台灣,猴子旅行社的招牌暫時卸了下來。





2009年8月1日 星期六

留學準備

確定留學志向和研究領域後,申請學校的路相對好走許多,因為這些都有明確規範。

  • 資金來源
          美國學校再填申請表格時,就會問是否考慮自費,一般認為優質的學校,一年學費都要  新台幣150萬以上,會因科系而有差異。我都勾選不考慮自費,但是這樣就必須具競爭有限的TA和RA,因此要有相關的論文發表或者優異的GRE成績等等的優勢比較容易受到教授的青睞,尤其是很多大陸優秀學生大學畢業都有發表或掛名paper,於是就更競爭了。當然,領TA, RA就是要幫老師做事的。英國相對便宜許多,尤其在倫敦以外的學校。幾乎都介於新台幣50-100萬間。
        
         教育部的公費留學考試和留學獎學金也是條途徑,是分領域和科系,我在2007,2008年都有嘗試報考和申請化學科。其實錄取率不算低,大約是10-20名取一名,但是都是給最優秀的學子,而且沒有太多義務,所以考到算賺到,沒考上也蠻正常的。像我的程度,就當作是去見見世面。尤其是離開大學一陣子了,考試變得是一項很生疏的活動。
        
      再來就是自費,也是大部分台灣學生的選擇。英國很多學校有提供大大小小的補貼,通常會放在學校International Office,也能減輕一些負擔。我的預算是300萬新台幣,所以在沒有補貼的假設下,可以選的就是將對便宜的英國的博士(3-4年)或者美國的碩士(2年)。
  • 研究計畫
        這攸關未來幾年的生涯發展,所以我花了很多時間找資料、撰寫,充分表現個人特色,然後拿給專業英文的業者潤飾 (留學主義),寫好之後就開始找實驗室和指導教授。因為研究方向已經大致上確定,只要把這領域的期刊一翻,就有好多資源,像我想做藥物化學,就把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打開,看一看有興趣的就寫e-mail聯絡老師。通常老師都會回信,但要遇到對我背景感興趣的就需要運氣了。我大概寄了有40個實驗室以上,只有兩個實驗室老師對我有興趣,不過我覺得只要有老師賞識就夠了。
  • 選學校
          這也需要費一番功夫,因為每個學校的專注領域不同,資源分配也會有差異。這只有自己好好做功課才能知道,包括參考一些學術排名、學費、還有實驗室老師和設備。我個人還有一個考量,就是要有好山好水,不要有太多華人。像是克羅拉多大學幾乎是我首選。實驗室的話我希望能夠正常上下班,有正常的"生活",畢竟留學不是留實驗室。
  • 推薦函
         我是請我的老闆吳天賞老師還有成大化學系幾位和系上研究領域相關的老師幫忙撰寫,他們都非常熱心,基本上他們都會寫得很好,我於是不知道這樣如何區別推薦函好壞。有很多美國學校會直接寫e-mail給推薦者要推薦函,有些則要紙本然後簽名密封。

  • 留學考試
          幾乎語言考試是不可避免的,通常是托福或者雅思,上學校網頁都可以看到各個系的要求門檻,我則是以此門檻當作目標,我申請的學校大概要TOEFL 82或 IELTS 6.5,所以我將ETS的Official Guide做完就去考試了,一次就過了,成績比門檻高一點點,於是就算過關。GRE我也是做完Official Guide,對我來說還是抓不到要領,單字太生硬,不知道背這有什麼用,所以沒有做更多的投資,於是到現在還是不知道考那試的意義在哪? 倒是GRE Chemistry讓我回憶起很多化學知識,對未來蠻有用的。
  • 在校成績
          在校成績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不像留學考試可以考好多次 ,研究方向可以慢慢琢磨,我大學成績算是好看的,尤其在某些專業科目上,雖然大一的物理被當過,但是總成績79和第四名畢業讓我不太擔心。
  • 申請平台
          美國方面要上學校網站申請,填很多的表格,有的學校還要付申請費,只要有耐心一步一步來,都可以完成。交給代辦機構的話只是省掉這些瑣碎動作。英國方面有強大的UKEAS,不收任何費用,服務很好,所以我交給台南的Iris Huang,他們可以很快的把資料上傳給學校,省時又省錢,而且Iris很負責任,學校有什麼新的消息包括獎學金都會馬上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