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7日 星期二

溼透的號碼布 - 2013台北馬拉松

萬萬沒想到,才出國念個書,國內已掀起澎湃的馬拉松熱潮,不僅成了一股流行,也逐漸變成許多人生活的習慣。於是,報名馬拉松往往比跑完馬拉松,需要更多的耐性與決心,尤其是幾項國內大型的知名國際賽事。使一向依心情報名馬拉松的我,不得不多點謹慎。

上次參加台北馬拉松是在2008年橘色的ING時代,富邦接棒後,規模迅速擴增,網路報名付款增加許多方便性。回國近五個月,正是重溫舊夢的好時機,趁著地利之便,毫不猶豫的報名了台北馬拉松,然而,這次報名不再是獨自享受路跑的快感,我成功的說服了身旁的兩個新夥伴 -C.W.Chen與Polly參加,因為我知道,體驗美好事物,往往需要一點點勇氣和一位嚮導,就像我永遠感謝十幾年前一隻貓偶然的引領我進入馬拉松的國度。
C.W.Chen報名21公里組,Polly報名9公里組,都是他們生命中的第一次體驗。C.W.Chen為了這場賽事,認真的活化近60年的筋骨,在一個月內,每天規律的以時速8公里慢跑在淡水人煙稀少的海岸線。而平常同我上山下海的Polly,9公里對她而言,算是牛刀小試。至於我自己,每天下班後,逃離不了擁擠的城市,利用國小操場的小小200公尺,釋放多餘的能量。

十二月十五號清晨,台北天空黑鴉鴉的一片,雖然飄著英國般的濛濛細雨,但攝氏20度的氣溫,並不會感到任何寒意。一班班忠實的捷運載著滿腔熱血的跑者來到市政府,即便是凌晨5點多,大家的眼神沒有一絲睡意。
天未亮的市政府廣場,聚集成千上萬精神抖擻的人群,熱鬧程度宛如跨年晚會,既使沒有五月天也沒有張惠妹,穿著背心短褲的我們照樣High的不像話。C.W.Chen和我六點半就在拱門下等待,只是七點鳴槍前我們全身已被雨淋得濕透大半,這是我第一次雨中跑馬拉松。

雨打在帽沿,鞋子踏在水坑,眼鏡泛著霧氣,但雙腿前進的步伐穩健依舊,一步步看著沿路慢慢增加的里程牌。一路下來,沒有遇到撞牆期,倒是第一泡尿憋了一陣子才遇到廁所,到了30公里時,沿路的人少了,灰濛濛的天色,遮住了河畔風光,只好索性拿出了隨身聽,放點音樂來作伴。沿途上啦啦隊每雙熱情的手,都給我不少鼓舞。每經過補給站,必定停下腳步和志工致意,拿了杯雨水滋潤過的水和幾片餅乾或香蕉繼續上路。風雨撫去奔跑產生的燥熱,除了右腳起了顆水泡,三小時二十二分,我舒服的跑回終點,披上毛巾掛上獎牌,家人們早在拱門旁向我吶喊招手。

下雨天,我跑出近幾年來最好的成績。C.W.Chen以兩小時十分完成人生第一場半馬,興奮的合不攏嘴。Polly順利跑完九公里,大家的激情也傳染給只跑3公里的媽媽和妹妹。
2013台北富邦馬拉松,令我難忘的一天。
我看到台灣人民,不論男女老少、高矮胖瘦,不畏風雨,也要跑在一起的堅強鬥志;
看到爸爸高舉獎牌時得意的表情,以及大家一起參與的喜悅,早已遠遠超過我獨自完賽或成績進步的喜悅,或許這足以說明為何馬拉松越來越盛行的原因吧!!




2013年12月13日 星期五

三個月賞味期

轉眼之間,在空氣不怎麼新鮮的台北已經四個多月,在環境優渥的職場也待了三個月,生活圈逐漸縮小在不到兩公里的巷弄間,曾經雲遊四海的壯志也被牢牢的收藏起來。

從家裡騎小折到公司座位上,只要短短15分鐘,在諾丁漢時,從漢堡路騎車到實驗室同樣也是15分鐘,只是,陪伴我上下班的不再是蔥鬱的樹林,而是狹窄車道上川流不息的引擎聲響。巷口的自助餐店,是下班後直接前往的目的地,老闆娘夫婦每天供應著便宜又好吃的家鄉菜,卻少了留學時期,每天和室友們一邊燒飯一邊交換生活的樂趣。

晚飯後的運動與寫部落格時間,是一天所有精神的寄託,此刻,心靈可以像放風箏一樣,飛的又高又遠,等到收集足夠自由的空氣後,帶著滿足的心情進入夢鄉。

公司沒有加班的風氣,於是同事們努力地將時間做最有效率的運用。剛進公司,對我而言什麼都很新鮮,新鮮的知識和設備,新鮮的人,還有新鮮的職場文化。對於新環境、新領域總是不斷激發我滿滿的好奇心與求知慾,每天進公司總是期待有新的實驗可以嘗試。

然而,三個月的賞味期,我嘗到的不是如何駕馭儀器的快樂,也不是學習新知的快感,更沒有對科學探索的喜悅。我的字典裡卻硬生生多了 "職場倫理" 四個字。 我逐漸意識到,獨立思考是銳利的、過多執疑是挑釁的,而我只不過是部們眾多槳手裡的一位,船駛向何方,終究是是由舵手來決定。 我一直以為,航行要知道目標,才能激起槳手們的鬥志,卻忽略了自己只是隻菜鳥,完全沒有支配決策的權力。原來,讀博士班時,自己是論文的主宰,講求邏輯是唯一的依據,現在,主管才是計畫的主宰,服從倫理是我必須遵循的原則。

大無畏的粗神經,讓我每天能專注的工作學習,因為只專注於工作,每天雖然有不少心得,卻沒有完全獲得認可。工作與做研究最大的不同點是,上級在意的課題就是我要在意的課題,自己執著的觀點若不能得到上級認同,便是一文不值,浪費時間與資源的表現。我體驗到,太多的想法,過多的想像,不是現階段被允許的行為;我得認清,公司請人是為了獲得利潤,不是讓員工無止盡的沉浸在知識的探索中。永無止盡的學習是身為知識分子的職志,這次要學的是如何處事待人,一門充滿藝術的學問。

三個月賞味期,我意外發現自己的弱點,但對於工作的熱忱卻一如既往。公司待我不薄,對我也有一定的期許,感謝大家這段期間的包容與意見,我得調整心態,忠實地扮演好螺絲釘的角色。

大學教導的是化學的基本知識,研究所培養的是探索未知的態度,進入業界後,我的第一課是學習如何當主管的有力部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