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4日 星期日

福爾摩沙的收藏 (12) - 礁溪II

外頭冷颼颼,風還沒刮起,就直叫人打顫。天空白茫茫的一片,撩起著人們在家冬眠的渴望。
但周末假期一到,那怕風吹雨淋,也要拎著困窘的心出門,才不會讓工作占據了所有青春年華,讓生活圈窄到只剩下家裡和公司間不到2公里的距離。
按照一個月前承諾過的,再次來到了礁溪。
出了都會區,心情就像溫泉公園裡的"酷MA萌"吉祥物,興高采烈地舞動著。
不知道是天冷的關係還是群起效應,食物成為串起這次旅程的重要元素。走在火車站前的中山路上,十一點不到剛好路過滿意樓,毫不猶豫的坐了下來,因為在晚個幾十分鐘,可能就要在外頭排隊。而滿意樓的高朋滿座絕非偶然,就如同他的店名般,無論在地人或觀光客,總能滿足客官們的味蕾......以非常合理的價格。
薑絲大腸、曼波魚、地瓜葉、鴨賞和卜肉五道菜,白飯米粉自由取用,整桌才七百元。
唉~原來在台北我們都在吃房租與裝潢。

愛吃不怕流鼻水,Mickey上次吃了這間金棗冰後,雖然鼻水直流,仍舊念念不忘。
今天老闆娘見天氣冷,不想營業,鐵門只拉開一半,我們硬是鑽了進去,於是老闆娘多加了兩顆現醃的金棗,吃完後還請大家喝杯金棗茶暖暖身子。
正值金棗結果的季節,Polly提議去金棗園走走,但是究竟哪裡有金棗園呢?
其實向南步行出礁溪市區,經過得子口溪,一眼望去全是結實累累的金棗樹,有時可見埋首在樹林中踏實採收果實的農民。
跟著Google Map走著走著,我們來到了金棗的故鄉 - 林美。全台有八成以上的金棗來自這裡,金棗又稱金橘,本草綱目紀載有化痰、潤肺、止咳等功效。因為產量不多,一般民眾不容易吃到新鮮的金棗,多半加工釀製成蜜餞或食品添加物販售。
從地圖上得知林美社區有金棗文化館的消息,我們好奇的探尋究竟。那是一棟類似民宅的兩層樓建築,掉漆的門面與布滿灰塵的展場,我們是裡面唯一的顧客。
櫃台小姐請我們試吃他們的金棗製品,我則對牆上泛黃的相片比較感興趣,那是以前游錫堃縣長以及已故的陳定南縣長參訪這裡的紀錄。從匾額上宋楚瑜提的字可知,金棗在這裡曾經有過段輝煌的歲月。
 如今,人們開始注重養身、無毒的健康飲食,蘭陽平原上金棗可否憑藉有機栽植的優勢重返榮耀?
田間的阡陌小徑,一邊走一邊迷路,我們晃回了礁溪市區。
上乘三家火鍋再度成為我們晚餐的最佳選擇,此時貓也從花蓮下班與我們會合。
大家萬萬沒想到,這頓火鍋只是大家的前菜爾已,在Mickey夫婦的領軍下,我們的腸胃像是破了個洞般,怎麼填也填不滿。來礁溪,溫泉沒泡多久,倒是美食一間吃過一間。
Polly愛的包心粉圓、Mickey的番茄切盤、古早滷味與我和貓想吃炭烤羊排、烤魷魚,結果我們每一樣都吃到了。再次證明了,相同地方與不同人齊行,就會有不同的旅程與回憶。
拎著食物來到湯圍溝公園,溫泉從腳底加溫、美酒與小菜從咽喉下肚,
一面聊天一面享受這簡單的美好。
微醺的酒意打退了全身寒意,遊客的歡笑掩蓋了颯颯的寒風,
夜深了,泡腳的人群逐漸散去,我們也抱著滿肚子的食物回到了旅館。

星期天清早,我們和許多阿公阿嬷們擠上台灣好行列車,來到林美石磐步道口。
因為政府大力的宣傳,加上沿路皆是平坦的石子路,成為家喻戶曉的健行聖地。看到步道口停的好幾輛大型遊覽車,路口也成了攤商的天堂、原本幽靜的山中小徑竟成了觀光景點。
雖然我不喜歡無照的攤商,但好心的Mickey停下腳步和攤商捧了個場,昨天吃金棗、今天就來粒大顆的橘子。跟著Mickey,永遠不怕餓著。
廁所前排滿了等待解放了遊客,廁所旁的梅花出淤泥而不染。

為了迴避人潮,我們放棄了走正規的石磐步道,下切至較原始的林道,一路踢到了五峰旗風景區,可惜路途上只有吸不完的乾淨空氣,沒有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風景。
在抵達五峰旗風景區時,一片意外的烏雲滋潤了大地,也淋濕了我們的外衣。
行到水窮處,啖花生捲加冰淇淋。
下到礁溪市區已過兩點,餐廳陸續打烊,貓引領我們到他舅媽位於廟口的八寶冬粉攤,
有神明的加持,即便過了用餐時間,依舊是一位難求。
貓說他的表妹有著清華碩士的學歷,但她選擇在故鄉的大鼎爐前,一手舀著熱湯、一手顧著麵簍,從早忙到晚,麵一碗接一碗的下,是種無比踏實的感覺。
在客運站排了好長的隊伍才上坐上回台北的列車,儘管交通有些許擁擠,一覺醒來眼前已是高樓大廈,我也很自然的將放鬆的步調上了上發條,準備面對下星期工作的挑戰。

如果我和連勝文一樣有錢,就可以買間小套房,睡飽再回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