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4日 星期日

被偷走的2021渣打馬

2020 台北馬拉松結束後的五周後,是2021渣打馬拉松賽事,儒意運動的夥伴們依舊每周吃課表,繼續保持跑感,尤其是有報名參加渣打馬的同學,不到最後一刻,不輕言放棄。阿儒教練和小美教練說周周馬或月月馬對於運動員來說,身體負擔很大,不容易有好表現且有收上的風險,建議我跑半馬就好。
挾著剛跑完台北馬的高跑力,教練安排的課表跑起來蠻輕鬆愉快,只是偶爾右膝蓋會因為天氣太冷而有痠痛感,表示台北馬完賽後的疲勞還沒完全恢復。
通常,都是跑者因為種種因素被迫放棄了比賽,但今年破例的,是主辦單位主動放棄了跑者。
一月初台灣陸續傳出武漢肺炎本土感染病例,一場場馬拉松賽事如骨牌般,接連取消或延期,
渣打馬拉松主辦單位在1/24原本預定比賽的前六天,正式宣布賽事取消。
運動筆記上的這張圖,訴說了同學們的兩樣心情。
主辦單位非常有誠意地在隔天就將報名款項分文不少的退還給跑者,所有的物資包全數免費的贈送,撫慰了無法上場比賽的遺憾,儘管選手們只能望著未能上場的號碼布嘆息。
我失落的感覺大概只維持了幾分鐘,然後繼續換上跑鞋,規律的在跑道上奔馳。
隨著賽事的取消,意味著為期四個月的跑班,即將接近尾聲。
然後,新的學期有新的訓練與新的同學,準備迎接未來更多的賽事。
就像一圈又一圈接連在一起的跑道,永無止境。
原本預定比賽的1/24,我們依舊精神抖擻,跟著小美教練,
在福和橋下完成了2021年的自組渣打馬。
團員們準備滿桌的補給品,從削好的水果、餅乾、運動飲料到汽水都有,每5公里便停下來隨心所欲地吃喝,像極了一場歡樂的嘉年華會。
我以1:36:36 的成績完成了2021第一場半馬。
這裡或許沒有宏偉的終點拱門與計時器,也沒有發放完賽獎牌的志工,
但這一場結業前的最後團跑,對大家來說,有著特別的意義。
大家臉上的笑容,訴說著對於跑步的熱愛,不是任何一株病毒可以偷走的。
當天晚上,畢業大典加上慶功宴在丸林滷肉飯盛大舉行,不管白天是否有參加路跑,大家都很捧場地出席,坐齊了滿滿的四桌。
今晚,大家聊著剛結束的課程,也規畫著今年對跑步的願景。
天下無不散的筵席,有人要開始準備接下來的鐵人賽季,有人繼續報名了下一期的儒意運動,更多人帶著這段美好的過程,回歸到忙碌的職場中。
但我們都知道,在這十六周的歲月裡,儒意運動對於每位學員的生活,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啟發或影響。
畢業證書上,印著全班的大合照,以及郭郭為每位跑者捕捉到的美照。
儒意運動這一期就在眾多的歡樂與醉意中,畫下完美句點。
在參加跑班前,我狹隘的認為參加的學員都是為成績而跑,為了身材而動,各個都是運動好手,身經百戰。

實際上,大家跑得並不快,還經常偷懶,動不動就喊累,也常掛病號。
然後,每次出了新裝備,新的補給品,大家就一窩蜂的團購。
假日團練時,待在早餐店聊天的時間,比在待賽道流汗的時間還要久。吃下肚的熱量遠高於在田徑場上消耗的。

這幾周,我慢慢了解到,跑得不快身邊才有人一起作伴,每當偷懶喊累,甚至受傷時,才會得到教練與夥伴更多的關心與照顧。新的裝備、新的補品本來就不是為了跑更快而買,而是得到開箱的新鮮感。跑步更不是一種有效率的燃脂運動,而團練只是把大家聚在一起的另一種說法罷了。

原來,不一定要追求卓越,才是運動精神。
運動,可以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社交行為,一種人與人之間關懷的方式。
當跑者不再只為了追求成績時,獲得的東西可能更加迷人,

我在小美教練身上找到對運動最好的詮釋。







2021年1月2日 星期六

府城漫遊 - 一起來奇美

 奇美博物館與台南美術二館,前者於2015年開放,後者於2019年完工,對於一座超過三百年的府城來說,可說是注入一股新血。奇美博物館占地9.5公頃,幅員廣大,由奇美實業捐贈給台南市政府,從台南市中心到博物館最簡便的方式,就是搭火車到保安車站,然後步行入園。

保安車站,就是著名"永保安康"紀念車票的車站。
漫步在奇美博物館園區,搭配冬季的斜陽,宛如置身歐洲。建議花費一整天的時間,從室外花園走入室內收藏。奇美博物館成立的宗旨,就是要讓平凡人也能享受藝術之美。因此不會有太抽象艱深的藝術品,大多數的收藏都是能雅俗共賞的作品。
園區入口的阿波羅噴泉,象徵著台南永遠都是陽光普照。
站在圓形芎頂上的小金人不是諸葛孔明,也不是鄭成功,是創辦人虛構出的榮耀天使。
如果是我,可能會想放一隻黑面琵鷺。
通往博物館的奧林帕斯橋上,夾道歡迎的是古希臘十二位神民。台南原本已經有不少東方的神民,引進西方眾神,可幫助東西方文化交流。
護城河裡的魚群肥美,是上帝眷顧中的一群。一樣誕生在台南,有的就在汙濁的運河中喘息,有的就在魚塭裡等待上桌。
就像歐洲眾多的博物館,奇美博物館有著宏偉的門面,來自創辦人許文龍了不起的視野。
身價逾五百億台幣的許董認為,生命短暫,金錢與企業無法永恆,但藝術卻可以源遠流長。
蓋博物館是他的夢想,也是他謹守的社會責任。
有錢的人未必讓人欣賞,而實踐理想的人贏得更多的尊敬。
博物館是兩層樓的羅馬式建築,一樓有動物、羅丹、與兵器的常設展館,
二樓則展示了畫作以及樂器。館內的收藏皆歡迎拍照,分享給多人知道。
而我最喜歡的展館依序為動物、樂器、畫作、兵器和羅丹。
沉浸在這些西方的畫作與雕刻之中,有種身在歐洲旅遊的錯覺。
入館採實名制,進入室內必先消毒與緊戴口罩。但拍照時,大家還是會快速的摘下口罩。
即便受到疫情影響,館裡的遊客依舊熱絡。政府為了鼓勵國人參觀博物館,特別推出愛台灣博物館卡,650元就可以全年不限次數參觀台灣島上一流的博物館,像是故宮南北兩院,海科館、科博館、科工館等等,當然也包含了奇美博物館。由此可見,政府在國人文化層面的提昇,下了很大的功夫。
我們雖然六個人一起入館,但大家的興趣與體力各有不同,分開行動是最舒服的方式。
中午大家在館外隨意果腹,博物館裡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少了餐飲部門,如果有個奇美咖啡館提供休息與簡餐的角落,將會讓遊客更加便利。
回到市區後,許型帶我們去阿家牛肉湯圍爐,難得來台南,每次都被溫體牛肉餵得飽飽的。
老闆霸氣的說:我們南部人都吃不夠了,哪還有剩的送到台北給你們吃。
一盤200元的牛肉,到了台北翻倍的價格還不容易吃到。
府城漫遊的最後一日,留給了台南美術二館,那是一座位於市中心的五角積木塊狀的高大建築,乍看之下很像體育館。
建築內不充分運用台南豐富的日照,自然採光。有別於美術一館的傳統磚瓦建築。
一張門票可以隨意進出美術一館與美術二館,而且持有愛台灣博物館卡還可享團體票折扣。
建築物內有五層樓高,一至三樓各有五至七個展示廳,四樓為圖書室,五樓則是LUMIÈRE 美 · 食光餐酒館。一樓與二樓各有一間咖啡館,也就是說台南美術館是個結合吃吃喝喝與藝術的地方。
與台北市立美術館一樣,館內的人潮稀少,想怎麼逛,怎麼拍,都行。
固定整點時刻有專人中文導覽,而我們卻不小心錯過了。
倘若沒有參加導覽,自己隨意參觀的話,不知道會不會和我一樣覺得這些創作很無厘頭呢?
看到右邊這幅名為紅衣少女的畫,神韻跟Polly十分類似,大概是今天逛美術館最大的收穫了吧。
看著台南市一年一年的變遷,原本古樸的傳統意象,正迅速的匯入現代的元素。
當古街老巷遇上科技摩登,將是這座城市最獨特的賣點,
不但大大的增加了觀光的附加價值,也與世界脈動接軌,我引領期待著。
以前大學時代學校附近最喜愛的約會18巷弄- 以當時的經濟狀況只能久久來一次。
今天和貓夫婦找了間網路評價很高的Nest de 后院泰式餐廳,點了整桌的菜餚,
隔壁坐著來自東南亞的國際學生,台南越來越有有多元的文化色彩進駐了。
用一餐異國料理,結束府城三日的漫遊。
台南正在迅速蛻變中,明年再來時,想必會有新鮮事等著我們。
不一定要搭飛機去遙遠的國度,才能感到幸福,你說是吧!!



2021年1月1日 星期五

府城漫遊 - 老樹新枝

 數個月過去了,不見全球疫情有所趨緩,不僅今年冬天出國無望,2021一整年估計全球依舊擺脫不了武漢肺炎的攻擊,甚至2022年亦不是很樂觀。口罩與洗手成了你我的日常,至少在我們熟悉的小島上,國民還可以自由自在的移動。無法體驗異國風情的時刻,似乎暗示著可以多花一些時間,品味一下身旁的事物,不再需要急著搜尋航班搶訂機票、也沒有太多閱讀旅遊資訊需要閱讀,更不用調時差、換外幣,現在的旅行,步調突然放得很慢,就像武漢病毒教世界的人們放慢腳步一樣。

然後,台南找上了我們,Polly說很想去兩個地方,一個是奇美博物館,另一個是台南美術館二館。我雖然不知道為何她突然對於美術感到興趣,但事後證明,這兩個地方可說是台南老樹新枝的最佳代表。
夏天天氣太熱,安平港邊大魚的祝福躲在籬笆裡,冬天才游出來與遊客見面。
一到連續假期,一如往常,我們自然買不到搶手的火車票或高鐵票,在搶票的世界裡,我總是那隻魯蛇。但最後總是有辦法成行,這次多虧母貓的神救援,變出了兩張從台北到台南的火車票。而我們這次訂的飯店,就位於火車站對面的老字號台南大飯店。

時間:01/01/2021 - 01/03/2021 (三天兩夜)
人員:Polly、猴子、貓夫婦、小胖、芽芽
住宿:台南大飯店
交通:火車 + 台南公車
花費:每人NT 7000

坐火車下台南,已經是大學時代的回憶了,記得當時最快只要三個半小時,而現在的自強號越來越不強了,沒跑多久就要靠站休息,尤其是以前鳥不生蛋的田中、善化,現在已經不可同日而語。從台北到台南大約花了五個小時,半天就過去了。五個小時,差不多可以從台北飛到曼谷了。
會選擇這間超過五十年的台南老飯店,一來是交通便利,二來是希望能幫助它順利挺過疫情這條艱困的路。
台南大飯店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它廚房的料理功夫,數十年如一日,早餐除了一般飯店西式餐點外,還有中式的豆漿、稀飯、蛋餅蘿蔔糕,最不能錯過的是台南特有的刈包、現煮牛肉湯與虱目魚湯。為了回饋鄉親,餐廳還提供限量的宵夜茶點,每天晚上十點,免費的宵夜總是在開場後幾分鐘後,盤盤見底,美味程度可見一番。
母貓第一次來台南玩,私心覺得來最能代表台南的莫過於安平古堡、赤崁樓與孔廟這三個老到不行的一級古蹟。這幾個地方各自發展出來的商圈,足以讓遊客駐足許久。

沒料到安平老街像大拜拜似的,擠得水洩不通,賣吃的生意好得不得了,尤其是賣蜜餞的,肯定數鈔票數到手軟,大街上有人沒有戴口罩,似乎認為這裡神明特別多,會庇佑土地上的人們。
我們躲進了樹屋裡,榕樹是活的,房子是死的,樹漸漸茁壯,房子日益凋零,隔幾年來訪,樹屋就有不同的風貌。再過幾年可能就要改名叫屋樹。
樹與人類爭地,幾乎毫無勝算,眼前的樹屋算是極少數的特例。
然而,人類真正贏了嗎? 我們遇到的麻煩可比榕樹多太多了。
如果他會說話,真想問我們每天汲汲營營到底為了甚麼? 
看著所有權不斷的易主,從日本倭寇,英國金毛,到後來的台南政府,
而他在這裡一站就是百年,吸收天地精華,不為所動。
夕陽餘暉像金粉撒向了安平港,寧靜的渡口,形成一幅動人的日落印象畫。
曾是台灣最繁忙的商港,如今選擇了沉寂,
幾艘小漁船、幾艘貨船,就足以讓當地居民安居樂業。
彷彿在告訴我們,繁華只是一時,落幕後,又有誰在乎曾經的瀟灑?
桌上這碗安平同記豆花,談不上是人間美味,卻有著伴隨我入學、戀愛以及結婚的甜蜜滋味。
它在台南另開了兩間分店,如果哪一天在台北也有了分店,我想我會有淡淡的哀傷。
沒有陸客的赤崁樓,優遊多了幾分自在,卻苦了鄰近的紀念品店家。
城內坐鎮的九座乾隆皇帝御制的石碑,是奠定赤崁樓貴為一級古蹟的基石。
而每次造訪時,總是只注意到城內的兩座色彩繽紛樓房。
對我來說,肉燥飯與冬瓜茶幾乎與赤崁樓畫上了等號。
從神農街到國華街,幾百間的小吃店令人眼花撩亂,光看排隊的人潮就知道店家驚人的網路聲量。只是,人多了,氣氛也就變調了。不願與眾人排隊,我們找了間人少的餛飩麵店果腹。
於是,我們突然驚覺自己早已過了那個一窩蜂從眾的年代。
老街、小吃、夜市是不是要熱鬧才吸引人,在我們的心中打了一個問號?
就像台南這座古城,也在老與新之間不斷掙扎、追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