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7日 星期四

桃園兒童美術館

桃園市是六都裡生育率排名第一的城市,反觀自己所居住的台北市,生育率位居倒數。桃園市政府住在育兒方面下的功夫,是有目共睹的。住在桃園的同事常常分享他們豐富的育兒場所與資源,常常讓我這新手爸爸羨慕不已。我上網一查,桃園兒童美術館與桃園市立圖書館幾乎每周都有吸引人的親子活動,讓人心動不已。

 桃園有一座去年才全新完工,專屬為兒童設計的美術館。看著上星期品杉對於台北市立美術館津津樂道的模樣,我想地大物博的桃園應該不會讓她失望。不同於傳統的美術館以展覽的方式呈現,桃園美術館多以與兒童互動的方式呈現,眼前所看到的東西,都是可以伸手觸摸、把玩,是孩童放電的好去處。
上周末才在台北美術館嚎啕大哭的品杉,這回她對於環境完全沒有陌生感,她在地上很自然地四處爬行,不禁讓人懷疑她上輩子是不是桃園人?
館內二樓的兒童藝術圖書空間是我們最喜歡的小天地,有非常豐富的兒童繪本,搭配主題式的布景,讓品杉彷彿在森林之中冒險,一待就是一個小時。
其他樓層的活動,像是說故事、話劇表演以及體能活動,因為品杉年紀實在太小,等她長大一些再來體驗。
場館內沒有規定要脫鞋子,但地板清潔的程度讓我十分佩服桃園人的公德心。
品杉爬上爬下,書中的內容她沒有用心讀進去,但這些動物繪本已經滿足她今日的好奇心。
台灣廟會傳統文化是在地的藝術,品杉開心的抽了一支籤,努力的往嘴裡塞,居然忘了解籤。
能這樣到處玩耍,想必運氣不會太差吧。
虎爺,是神明中非常可愛的一員,就跟陳品杉一樣討人喜歡。
品杉可說是我們家的杉爺,去到哪裡都有爸媽甚至爺爺奶奶陪伴。
隨著年紀的增長,品杉越來越不喜歡坐在矮矮的嬰兒車上看世界,
我們的雙臂成了她經常的坐騎,順便當作是大人的重量訓練。
一個大好的晴天,走在桃園美術館園區,真是無比的享受。
品杉玩到一點精力都不剩才昏睡在嬰兒車上。
桃園的物價平易近人,成為饕客喜愛的城市。跟爸媽出門,免不了一桌料理。青埔鵝莊今天客滿,如果沒有事先訂位,可能就要失望了。
工作人員與我們分享,從過年一直忙到現在,沒有淡旺季之分。
台灣缺工的現象已經持續多年,尤其是餐飲業與長照,
希望機器人研發的腳步加速,彌補這些辛苦又低薪的工作,讓人人都可以享受短暫的人生。

2025年2月21日 星期五

台北市立美術館

二月初的寶寶爬行比賽的殘念,讓我們體會到寶寶移地訓練的重要性,單一熟悉的空間、舒適的場域難以培養選手的適應能力,更何況生活在窩居的大樓中,無形中限制了品杉的發展。尚未退休的我和Polly目前所能做的,就是在周末盡可能的帶她出門,看看不同的人,呼吸不一樣的空氣。

小孩眼睛看出去的世界和大人有很大的不同,他們對於顏色和形狀有很高的敏銳度,對於陌生的物體有很大的不安全感。為了讓品杉多吸收不同元素的刺激,我發現美術館是個資源相當豐富的地方,台北市立美書館以及新開的桃園兒童美術館,有適合不同年齡幼兒的遊戲空間,在玩耍中學習是很理想的啟發學習方式。

雖然離家裡很近,但上次造訪台北市立美術館已經是幾十年前的事了,館內的動線和裝潢和記憶中有很大的不同,空間變寬廣了,設施更新穎了,人潮變多了,不變的是那幾乎免費的門票。我小時候上畫畫課的地下室,已改裝成兒童美術館,讓小朋友在動手玩樂中,融入美感的元素。而此次造訪停留最久的,就是積木區。

積木區放置了各種不同簡單形狀的積木,讓小朋友們根據積木的幾何形狀,堆砌各種造型的建築。為了讓所有小朋友都有得玩,每二十分鐘清場一次。第一次輪到品杉時,她重現了寶寶爬行比賽時的場景,坐在地上一動也不動的放聲大哭,工作人員馬上前來關心是否發生什麼意外,畢竟,玩積木玩到哭會令人不解吧!! 二十分鐘就在呆滯與哭泣中度過。

我們於是重新排隊,等待第二次進場。這次可能開始熟悉環境,僅僅哭了一下,便開始在地毯上小範圍的爬行,但對於積木還是不太敢放手去玩。另一個二十分鐘,就在她的半信半疑中悄悄溜走。於是,我們再次排隊,在同一個小小天地,玩了第三輪。

終於在第三輪,品杉開始可以跟其他小朋友一樣,四處靈活的爬行。正值口腔期的她,拿起積木,就是往嘴裡塞,不知道不同形狀的積木,是不是有不同的口感?

積木堆不起來,不用著急,
看到品杉漸進的學習面對新環境的恐懼,嘗試克服它的過程,就覺得相當滿足。
同事的小孩比品杉小一個月,體型卻是品杉的1.5倍,看到積木也可以很淡定的玩耍。
每位小孩都是獨一無二的,其實大人也是一樣,
只要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過得更好,就是一件開心的事。
紅花有紅花的豔,綠葉有綠葉的美,便是大自然給我們春夏秋冬不同的樣貌。
有哭有笑,才是真實的人生。
家裡沒有金塊,那就來美術館看吧!!
黃澄澄的金塊本身並不美麗,它之所以美麗,是因為可以交換到很多美麗的東西。
爸媽可能沒辦法給品杉滿山滿谷的金塊,卻可以陪伴妳去很多地方玩耍,美麗妳的人生。
妳不喜歡坐在拖車上看展覽,因為車上的視角太矮,所以從頭到尾都抱著妳,讓妳和我們有一樣的參觀視角。還好,老爸平常重訓做的勤,區區幾公斤的重量難不倒我。
德國藝術家托瑪斯德曼的作品,多半是用紙材來詮釋他所見的事物,
這些具象的圖案,未來是否由AI就可以自動生成呢?
對於眼前的事物,爸媽或許能明白它的用途,卻局限於社會制度的框架之中。
品杉眼中,卻有無限想像,驚人的創造力不是我們能夠理解的,只是目前的她還沒有配備表達、輸出的技能與工具。
外公、外婆對於品杉是無比的關愛,品杉出門除了有爸媽陪伴之外,
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幾乎沒有缺席過,形容品杉是家裡的掌上明珠,一點也不誇張。
頭一次看到木頭砌成的飛機,應該無法飛行,所以必須用繩索懸吊,
生在小島上的我們,常常需要倚靠它,帶著我們四處遨遊。
期待不久的將來,妳就可以一起體驗。
嬰兒車是妳的躺椅,也是妳專屬的溫床,可以想坐就坐,想躺就躺。
妳的體力,剛好在逛完全部展覽之後,完全耗盡,馬上進入睡眠模式。
請盡情享受嫩嬰專屬的權利吧!!

2025年2月15日 星期六

迪士尼寶寶爬行比賽

爬行,是品杉每天在家中移動的方式,她開始學會用自己的四肢,探索家裡能觸及的一切。原本在客廳為她鋪好軟墊的遊樂園,已無法滿足她滿溢的好奇心,她縱向扶著櫥櫃和沙發,站起身來尋找櫥櫃裡的各種小玩意,橫向會爬出軟墊,向廁所、書房及廚房出發冒險,以爬出大人的視線而感到沾沾自喜。

既然能爬又愛爬,那就參加比賽吧!! 寶寶爬行比賽通常規定選手年齡須在7個月以上13個月以下,不分性別、不分年齡的室內賽事。比賽名額搶手程度不輸給馬拉松賽事,需在開放報名前幾天就開始搶名額。於是我幫品杉報名她生平第一場賽事 - 迪士尼美語世界舉辦的萌寶貝爬爬樂。報名費只要200元,算是推廣性質的價格。

賽前兩周,除了幫品杉在家裡訓練外,黃媽媽得知比賽消息後,每天早上下午都幫品杉安排訓練課表,看她流暢爬行的模樣,我們胸有成足她能完賽,只是沒有上凸台的把握爾已。黃媽媽還特別交代,比賽時記得穿合身的衣服,前一天要睡飽,比賽前幾小時要先吃飽。

比賽當天,儘管會場僅在家裡附近的南港車站,我們提早好幾個小時抵達,先去餐廳悠哉的用完餐後,等到時間到再下樓比賽。
品杉似乎不知道待會要當選手,和平常一樣像大爺般坐在兒童椅上玩耍,坐在椅子上扭來扭去,外公只好笑說品杉是在熱身,結果比賽前半小時就在餐廳裡睡著。
我們準時抵達會場時,已經是人山人海,觀眾遠比選手人數多,好像嘉年華會一般,每位寶貝當然成了眾人的焦點。
剛睡醒的品杉,帶著不知所措呆滯的眼神,我帶著她到櫃台排隊檢錄,看到別的選手也一樣有茫然的表情。
一場次比賽一共30名選手,一梯次三位選手上場競技,賽道全長約五公尺,關門時間60秒,最快爬行至終點的選手獲勝。品杉背號為18號,是第六梯次上場的選手。
看著前五梯次的嬰兒,大約有25%的選手呆若木雞的坐在原地,25%的選手爬到別人的賽道,30%的選手爬幾步就坐著休息,只有大約兩成的選手完賽。
我慢慢感受到,原來寶寶爬行比賽比想像中困難。
裁判叫到品杉的背號,我抱著品杉上場,哨音響起便開始計時倒數。
Polly則在五公尺外的終點,拿著品杉最愛的鈴鐺和拖鞋聲嘶力竭的吶喊著。
不料,品杉四肢著地後,宛如全身凍結,一動也不動的僵在起跑線上,然後便坐起身大哭,任憑我們如何鼓勵與呼喊,她一樣無動於衷。一秒一秒過去,她依舊停留在原地,直到六十秒過去,我們只抱著她黯然離場。
就地哭泣,是我們從來沒有料想到的結局。
綜觀在場的選手,雖然不少呆坐在原地的,但當場落淚的唯獨品杉一人。
小小年紀的她,不懂什麼是競賽,不知道何謂運動家精神,
她只知道陌生的環境讓她感到心慌慌,吵雜的喧鬧聲讓她感到驚恐。
五公尺的距離,對我們來說近在咫尺,對她來說是如此遙遠。
首先要幫忙她克服的,不是賽道的長度,而是內心的恐懼。
我們人生不也有無數的第一次,結果都不是那麼令人滿意,
但這些失敗的經驗,都是寶貴的學習,讓以後在遭遇未知時,能更有面對的勇氣。
我很高興,能夠與品杉一起參與探索的過程。
當然,還有同學們互相分享、加油打氣,也是成長中非常重要的元素。
雖然大部分的同學也都是以殘念收場。
我們都是一步步從嘗試中學習,從學習中成長,
我相信有朝一日,品杉的小腳會長大,勇氣也會累積,
總有一天,品杉也能像她爸爸一樣,跑完42公里的馬拉松,甚至更遠的距離。
就讓我們從邁出第一步開始吧!!
品杉耶,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