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5日 星期六

桃園市立圖書館

 桃園育兒資源豐富,讓我們近幾週不辭辛勞,從南港開一小時車程去體會。除了兒童專屬的美術館外,2023年新落成的桃園市圖書總館,可以說是完勝台北所有圖書館,讓我的一次見識到桃園升格直轄市後,進步的突飛猛進,走出自己城市的風格。
即便是天氣不太好,也難掩建築物華麗的外觀。時代在進步,圖書館不再是單純閱讀或借還書的場所,更導入了休閒與購物的誘人因素,所以來訪的人橫跨更種年齡層,以及帶著不同目的的人們。打破我常年來對於圖書館借還書與自習的傳統功能。
考量到桃園越來越多新住民與移工,圖書館策展推廣文化大熔爐的概念,讓在地文化變得更加多元,少子化的台灣,缺工問題已浮上檯面,在機器人與自動化技術尚未普及之前,仍需要外國大量的勞動力填補。
整座圖書館一共七層樓,我們僅僅在三樓的親子閱讀區中的一個小角落,就玩了一個下午。這裡不僅僅是兒童的快樂天堂,玩具與布書憑借書證還可以借回家玩,讓學齡前還不識字的嬰幼兒就開始有系統的學習。
關於學習,我個人的淺見是興趣得放在的一順位,只有有興趣或實用的學習才能內化成自己的知識,驅動小朋友自主快樂的學習。我們那一輩子的半填鴨教育體制,浪費太多青春,實在可惜。
與人溝通、應對,理財以及遇到麻煩處理的思維,都是學校課本裡學不到,但是卻可以影響人們一輩子的技能。身邊日子過得愜意的朋友,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都有生活充滿熱情。好比一樣是育兒,把它當成是一種責任,就會缺乏樂趣,覺得辛苦,但如果把它當作是一種體驗,就可以試著從小朋友的角度看事情,彷彿自己又重活一次的感覺。
不知道常全家出遊的親子們,都是比較重視親子關係的家庭,還是因為少子化的關係,台灣家庭普遍有親子同樂的觀念。我在品杉出生後才發現,圖書館的幼兒區、親子館,美術館乃至於親子飯店,這些以前我從未接觸的場域,原來有如此大的市場,這也顯示出生在台灣社會,無論在硬體資源,以及育兒觀念上,都比我們那個年代進步太多。
遺傳,是一種非常有效率的資訊傳遞方式。不但身高長相體型會遺傳,連個性上都可能是父母的翻版。九個多月的品杉,整天爬上爬下,一刻不得閒。在家裡東鑽西藏 ,關不住她小小的身軀,簡直跟我一個模樣。所以,我盡可能在周末兩天假期,都帶著她出門。
就聯大人用餐時,品杉都很難好好的坐在兒童座椅上,宛如椅子上有刺,讓她如坐針氈。
品杉可能年紀還小,無法體會人間食物的味道,也不懂的什麼是餐桌禮儀,
但我想她以後會懷念這段可以在餐桌前任性的時光吧!!
除了位於市中心的總圖外,市圖在八德郊區設立了兒童專屬的兒童玩具圖書館,讓孩子們不想長大,玩聚在一起。從Google的地圖上,以為只是一般的建築物,實際到了現場,才發現原來是以前軍營改建的園區,兒童玩具圖書館,只是大湳森林公園的一小部分而已。
今天的雲層很低,風很強,雨隨時都有可能落下來。
但雨始終沒有落下來,賞給品杉一個多雲微涼的天氣。
兒童圖書館分成十個區域,分別市A區展覽館(玩具展覽互動區)、B區玩具修復站、B區二手玩具交換區、C區DIY工作坊(手作室)、D區積木主題區(積木及桌遊展覽暨體驗)、E區親子遊戲區(遊戲空間)、F區STEAM體驗區(遊戲空間)、G區繪圖體驗區(繪圖空間)、H區互動體驗區(生態展覽暨互動空間)、I區生態工作坊(手作室、小演講廳)以及
J區圖書區(圖書館、故事舞台)。那麼多東西可以玩,住在附近的兒童真是樂翻了。
因為品杉未滿一歲,只能在E區親子遊戲區玩耍,但光是這一區就夠品杉玩的不亦樂乎了。
一進去親子遊戲區,我發現品杉屁股濕濕的,原來是尿布沒有包到位,尿尿露了出來,還好有多帶一套衣服,馬上就地更換。品杉非常的乖,即使便便或是漏尿,都一樣神情自如,完全不影響她玩樂的興致。

無論什麼玩具,品杉抓著就往嘴裡放,Polly在的時候總會擔心玩具有細菌,不讓品杉啃咬。
Polly不在的時候,我都讓品杉盡情的啃咬,我認為這是嬰幼兒的本能,不應該處處限制,更何況無論是親子館還是圖書館的玩具,目視都保持的相當清潔。
品杉大部分的出遊,都有爺爺奶奶的陪伴。
爺爺奶奶是品杉御用保姆,他們努力運動,保持健康的身體,要陪著品杉一路玩到走不動為止。
品杉出生後,我們的足跡延伸到許多不曾想去的地方。
嫩嬰在身,看似限制我們的步伐,卻意外的發現身邊美麗的風景。
很感謝爸媽在育兒路上,給予我們還有品杉,一次又一次滿滿的回憶,就像當年給我和妹妹美好的童年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