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3日 星期一

2025 華航馬拉松

 去年第一屆華航馬拉松辦得有聲有色,導致今年賽事名額開放當天即額滿,五月份報名2026 Challenge Taiwan失利、Garmin Run槓龜後,總算讓我擠進了華航馬拉松的窄門。賽事與去年一樣走的是歡樂路線, 贊助商更是多得讓人眼花撩亂。而華航馬拉松最大的優勢是傍晚起跑,不需要半夜從睡夢中用意志力出門,也不用花500元鈔票搭計程車去會場。

除了熱鬧的氣氛外,空姐與空少絕對是華航路跑最特殊的景色。

空服員本來是在機場、飛機上等空調放送的場域工作的,今天他們願意穿著制服來替選手加油,用他們極度敬業的精神,鼓舞所有的跑者。
今年的組別為21K, 10K和5K三種較短程的路線,與去年相同,我報名了21K組,爸媽則參加了10K組。一星期前才在探索星號摔傷的媽媽,不想錯過任何一場賽事,堅持要參賽,就算用走的也要體驗當跑者的氣氛。
而胸前沒有號碼布的Gogoro與Nancy,更是在茫茫的人海中,找到沒帶手機的我們,在起跑前特地跑來替我們加油。我只能用痛哭流涕,沒齒難忘來形容。
在沒能一起出國旅行的日子中,和爸媽一起參加路跑賽事,
每周周末一起帶品杉出去玩,是當下生活中最值得紀念的事情。
儘管我不再是那個可以用四分速跑完全程的年輕小夥子,爸媽也到了不再能追求成績的年紀。
同樣的賽事,相同的賽道,跑著不同目的的選手。
還沒起跑,選手們就在完賽背板前拍照合影,所謂報名成等於完賽九成,今天來只是來完成那一成賽事而已。
有人是為了健康而跑,有人為了成績而跑,也有人為了潮流而參加,也有不少是莫名被推坑的羔羊,上萬人在此時此刻相遇。
每個月跑量僅在百里上下,更別說吃訓練課表,我僅能勉強的以五分速保守的一公里一公里的向終點推進。悶熱的天氣,讓我即便是在沒有日曬的夜裡,一樣汗如雨下。每個補給站停下腳步飲食,成了旅程中必要的休息。
即便如此,最後的幾公里還是覺得舉步艱難,逐漸失去了原本跑步應有的樂趣。
直到通過終點線時,終於有種解脫的快感,可以不用繼續折騰自己的解脫。
如果今天比的是全馬,我後半段可能會選擇用步行的來完成。
我開始為兩周後的長榮全馬賽事擔憂,因為身體退化的速度,比想像中的還要迅速。
倘若參加賽事沒有帶來快樂,而成了生活的負擔,那就失去路跑的意義了。
看似配速相當穩健的心律錶,其實是擔心跑不完或是受傷,而刻意控制心率的保守作法。
媽媽抱傷參賽,全程用步行的完成,而十公里對爸爸來說,輕鬆自如,儘管他一周前才在郵輪上吃胖了一大圈。
我們三人都不是在最好的狀態上場,卻很慶幸都堅持的留在賽道上。
敬業的空服員,就算是汗流浹背仍露出燦爛的笑容,格外迷人。
69歲的媽媽,就算肩胛受傷仍用步行的參賽,展現動人的運動精神與活力。
華航馬拉松雖然舉辦的比長榮晚,但在獎牌設計、服裝質感、物資補給、賽道規劃與活動規劃,完全不比長榮遜色。縱使我後半段跑的艱辛,能在無痛完賽後,感受會場嘉年華會氣氛,相信明年我還會繼續報名參加。
自從品杉出生後,跑步與旅行的時間比以前少了許多,但它們從來不會消失,
GO RUNNING、GO FLYING以前是我的最愛,現在還是,以後預計也不會改變。
演唱會等級的舞台,放送著熱情的音樂,夜裡的微風,吹乾了全身的汗水,大家席地而坐,聽著音樂,等待著一張張通往世界的機票被抽出。
這是今年我與爸媽一起完成的第四場賽事。隨著時間的存摺越來越少,一起的喜悅漸漸勝過於完賽的成就,而名次與完賽時間就更顯得不足掛齒了。
每個周末假日我的時間都給了品杉,偶爾缺席的時候,不是在跑步,就是在跑步的路上。
與爸爸流著相同血液的妳,總有一天會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