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日 星期日

2012倫敦奧運

今年夏天英國最大的盛事莫過於倫敦奧運會了。倫敦,是世界上唯一舉辦三次奧運的城市,曾經日不落國的光輝,依舊閃閃發光。籌辦奧運會的細節如麻,從半年前英國的媒體就大肆宣傳,在民主社會,擁奧與反奧的聲音並存。而我就看著這個國家的人民從紛歧逐漸的找到共識,最後同心協力完成這世界矚目的盛事。

約莫一年前,Polly就和我討論參加奧運志工的可能性,那時的她還在蘇格蘭,我們都相信這是非常難得的經驗,於是他毅然決然得報了名,反倒是我當時因為考量論文寫作的連貫性,沒能即時報名,因此也錯失了這難得的機會。

報名後經過主辦單位審核、面試、性向測驗以及短期受訓,Polly和我分享奧運招募志工非常有條理的評選、分配和訓練規畫過程,推往倫敦奧運的齒輪慢慢的運轉著。

七月份,眼見著奧運即將到來,位於東倫敦Stratford的主場館尚未完工、塵土飛揚,加上傳出門票銷售不佳的傳言,國內外媒體不時以斗大的標題看衰這次奧運。孰不知這位歐洲的巨人,不隨媒體起舞、不隨人云亦云,按著自己應有的步調,準時的讓奧運熱鬧登場!!
身為志工的Polly幸運的抽中奧運開幕式的預演門票,可以現場感受這世界級的表演,緊接著就是為期近兩星期的志工服務,他負責Earl's court排球比賽的接待,每天工作從早上七點到下午四點,只有供應少少的伙食與交通,沒有提供住宿,當然有人因此倦怠,但大部分的志工都能扮好演螺絲釘的小角色,讓比賽順利的進行。
我利用周末同室友們到倫敦湊熱鬧,人聲鼎沸的大街小巷,充滿著歡愉的氣氛。李智勇帶著剛認識的上海小女孩看比賽,田墨、富民學長、Polly和我則隨處走走。穿梭在車水馬龍的Piccadilly廣場上,平靜的泰吾士河畔以及奧運主場旁的巨大Westfield購物商場。相信對於剛舉辦過奧運的北京室友們,一定有更深刻的感受。而奧運期間,我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是打開BBC Sport捕捉比賽精彩畫面。當然,每逢中華健兒的比賽,更是緊盯著電腦螢幕不放。
Piccadilly廣場旁的青天白日旗被置換成中華奧會旗,引起部分國人的不滿,更有留學生自發在廣場上拉布條聲明。Polly問我的愛國心哪裡去了? 上年紀的我,逐漸傾向以儒家懷柔的方式,讓周遭的外國人認識台灣、了解台灣。


 2012奧運的吉祥物Wenlock,雖然頗具現代感,但是個人認為獨眼的設計可能會嚇壞許多小朋友。倫敦街頭到處可見不同造型的Wenlock向大家打招呼。

 幾乎每天晚上,我都會和室友討論當日戰況。
兩岸的運動員培育模式有著天壤之別。
總是聽說大陸又拿了幾面獎牌,然而,我室友並不因此感到驕傲,他說那是中國政府砸下重金、千挑萬選、群星拱月下的結果,不應以看到的成功的極少數而自豪。反觀我們,選手幾乎得自力更生,憑靠家庭環境和周遭的資源,於是,每打贏一場比賽都能讓國人動容、高興很久。同樣拿牌,意義卻大不相同。而無論輸贏,我總是在台灣的選手身上,看見濃濃的運動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