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城的行道樹掛上了奪目的LED燈,在夜裡閃閃發光,百貨公司前長出了一顆顆茂密的耶誕樹,欣欣向榮的布置,讓人不知不覺忘卻了仍在谷底掙扎的台灣經濟。收音機反覆地撥放著耶誕音樂,好像在提醒我,無論今年過的是好是壞,都應該細細回顧,好好收藏,然後給自己一個掌聲。
今年如往年,365天中大約有250天左右花費在工作上,工作有七個小時以上的時間在執行或撰寫手上2-3個學名藥研究計畫。在各部門的合作下,前兩年執行的兩個計畫,分別在年初與年中,陸續順利地送進了FDA的審查。對一個研發團隊來說,是一個正面的指標,畢竟公司多數的案子都無法走到這一步,對我個人來說,最可貴的,也最令我雀躍的,是實際參與各部門討論時,所產生的激盪與想法,公司金錢上小小的獎勵只是錦上添花罷了。然而,公司的營收狀況,雖然比前兩年有些為的長足,研發的帳面成果也遠優於過往,但這一切還是距離投資者們的期待非常遙遠,至少一個股價破百的公司沒有長年虧損的理由。
2016年的年終考核,在我待的部門突然變得十分草率,不僅刪去了所有能寫建議的欄位,連年終的績效訪談也省了,對於關心公司發展,以及在乎自己生涯發展的員工來說無疑是一個無情的屏障,這個屏障像是關閉了港口的燈塔,向前找不到目標,回頭看不到軌跡,迷失在汪洋的職海中。而正當我百思不得其解時,有一天突然想通了,"主管的評價真的重要嗎?" "上級的評價夠客觀嗎?",或許這是公司為了不讓員工在歲末有所得失,所想出的貼心辦法。 懂得自律的人,年終考核應該是留給自己評分的,究竟為公司盡多少力、花多少心思在工作,自己最清楚。
因為有兩件案子的送進FDA,帳面上2016年的成績單比去年亮眼許多,最大的收穫與貢獻是寫了不少送件文件,運用到了留學時打下的論文撰寫能力,兩星期前甚至還有機會與FDA官員答辯,雖然這些對公司而言,都不算是了不起的成就,但卻足以讓我熱血彭湃,維持工作的動力。於是,我對於今年工作上的表現,算是滿意的。
可是,接下來呢? 送件之後,除了固定周期回覆FDA的信件外,就沒有太多令人心動的工作內容,公司將我們部門逐漸定位在品管的分析操作上,強調的是熟練細心與執行,實際投入創新研發的資源銳減,我憂心著埋首執行缺乏創造突破的工作,會消磨我的想像力,也枉費了對於化學世界的熱情。而需要釐清研發過程的來龍去脈,以科學的邏輯性撰寫送件文件,似乎為我開啟了另一扇窗。為了自己2017一整年的幸福,也為了公司的遠景,該是做些不一樣的事情時候了。
繼續閱讀.......
2016年終考核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