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十月寫下盲人摸象後,到今天不知不覺中,公司又度過了三個季度的茫然歲月,這份茫然寫在員工的臉上,更真實的反應在公司股價上。在台股指數屢創新高的2025年,公司股價卻以每年砍半的速度持續探底,一去不回頭。好在我持有公司股票張數為零,可以用旁觀著的角度笑看這份衰敗。公司的高層依樣忙碌,忙著編織一個又一個美麗的故事,以粉飾凋亡的事實,但基層的我們都清楚,公司所有的生產與研發活動近乎停滯,彷彿是教大家象也不用摸了,用畫餅的比較快。我雖然不是很在意公司的興衰,卻對於台灣生技業墮落的速度感到驚訝。
那個曾經資金充裕,募資易如反掌的生技泡沫,一一的被慘不忍睹的財務報表給戳破,這個占不到台灣GDP2%的產業,曾經夢想可以引領台灣產業起飛的生技業正跟著傳統業逐漸地萎縮、凋零。半導體業高薪與高成就的保證,幾乎吸引了絕大部分優秀的理工人才,翻開公司的人才庫,可用之才屈指可數,我們就像是一群過時又過氣的衰老選手,看不見那些年輕又聰明半導體菁英的背影。說起來殘酷,但這就是職場的現實,各行各業都一樣,當資金與人才沒有到位,產業便難逃日落西山的命運。
他們說現在生技業開始轉型成影劇業,底層員工演給主管看,主管演給CEO看,CEO演給股東看,到頭來分不出哪一個是真正的自己。沒有人知道這場戲還要演多久,於是我們放下了公事報,選擇將靈魂與身體還給了真實的自己。他們以過來人的身分,與我分享育兒以及照顧父母的心路歷程。其中,有自豪的部分,也有失敗的借鏡,提供我這位新手爸爸在育兒上提供許多寶貴的經驗。小孩,是生命中最重要、最划算的投資,他們這樣說道。而這份投資,我起步的特別晚,幸好,投資永遠不嫌晚,反而在生技業強弩之末之時,提供我更多餘裕和精力,帶著小孩成長,陪著爸媽老去。
這艘名為生技的船已逐漸無柴可燒,在投資人失去信心、人才大量出走後,力挽狂瀾的機會可謂微乎其微,或許,轉換跑道才是更務實的選項。但現在有比工作更有意義的事情要做,就暫時讓我保持這份餘裕,欣賞這份落日餘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