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十月的第三個周末,是一年一度的長榮馬拉松賽事,雖然只有四年的歷史,報名一樣是一馬難求。很幸運的我連續四年都有搶到參賽名額,而這也是我今年第一場、也是唯一的全馬賽事。兩星期前華航半馬跑的含辛茹苦,讓我對於今天的賽事,格外缺乏信心。
參加全馬賽事得通過層層關卡,第一道門檻是報名、第二道是訂住宿、第三道是早起,最後才是拚完賽。爸媽清晨兩點多就從淡水開車出發,三點半到南港接我,四點抵達賽事終點停車,再搭Uber於四點半抵達位於總統府前的起跑點,稍微寄物熱身,一會兒五點就準備起跑了。一直到起跑前我都還睡眼惺忪,沉重的眼皮不停問自己為什麼要摸黑跑步?
今年不像去年一樣,有個陽光充沛的好天氣迎接跑者。會場的雲壓得很低,雨水隨時可能落下來。起跑時是個無風無雨,涼爽的好天氣,但該來的還是來的,跑著跑著,雨水慢慢的飄下,但此刻的跑者已全身被汗水浸潤,下雨反而是一種沁涼的痛快。
剛跑完的華航半馬經驗告訴我,我再也不是那個可以用四分速上場比賽的年輕小夥子,就算是五分速跑起來都覺得膽戰心驚。於是我一開始就決定放慢到五分半速,穩定將心律維持在130 ~ 140的舒適區間,每一個水站都停下腳步喝水吃香蕉。
放慢的策略,加上涼爽的天氣,讓我舒暢無虞的完成前半馬的路程,雙腿與心肺都覺得游刃有餘之際,在後半程慢慢地將速度調升一點點,讓心率都維持在150以下。從表情上就可以知道,降速是提高完賽機率,也是保護身體、增加愉悅感的秘訣。
對於我來說,三小時完賽或是四小時完賽,成績上的突破已不具太大意義。
保持健康身體,愉快的賽事經驗,才是真正讓我津津樂道,一直留在賽道上的動力。
原本想報名半馬的爸媽,只幫他們搶到十公里的名額,他們踏著輕盈的步伐,輕鬆地完成比賽,一樣相當開心。
年逾七十的爸媽,輕鬆跑、快樂跑、健康跑,愉快的享受每一場賽事。
回到終點後的我早已全身濕漉漉,卻也是帶著滿足的笑容。沒有喘不過氣、沒有黑指甲、沒有跛腳,過程大概可以用行雲流水來形容。在每月不到100公里的訓練量,沒有任何吃課表的情況下,能以如此姿態跑完全馬,心中已是無比滿足。這是長年積累下來的底氣,搭配知足的生活哲學的結果。
多年來,爸媽一直是我忠實的跑友,也是最佳的補給加油隊,家裡牆上掛滿的獎牌,是我們一起共同走過歲月的印記。
品杉雖然還不會說話,卻教會了我很多的道理,
其中最深刻的,就是有父母的小孩最幸福,陪伴,是給家人最好的禮物。
看著妳調皮嘻笑的表情,早上跑步的疲勞彷彿瞬間消失,
就算真的疲勞不堪,也會賣力擠出溫柔的眼神,
原來,這就是父愛的模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