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回想到海邊走走,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東北角的潮境公園,第一是因為腹地寬廣,第二是因為距離近,第三是因為交通便利。住在台北東區門戶的南港最大的好處就是親山傍水又兼具便利性。今年的夏天,沒有遠走的計畫,只能藉由爸媽初夏在葡萄牙不斷傳回來的影音相片,感受海洋與大地的熱情。為了讓胡爸媽也感受一下盛夏的光彩,我與Polly安排了潮境公園半天的吃喝散步路線,跳脫水泥建築與回收循環空氣,讓雙腳踏在土地上,讓肺有機會呼吸天然的空氣。
台灣不愧是福爾摩沙,尤其到了炎熱的夏季,真是不輸給蔚藍的地中海,雲朵飄飄襯托了整片藍天。走累了,附近又有經濟實惠的涼水與海鮮。這裡沒有擁擠的觀光客,更不會有虎視眈眈的扒手。
慢條斯理的區間車從瑞芳出發,一條往菁桐的山裡走,一條往八斗子漁港溜,緩慢的行駛速度,就是要讓遊客慢慢地欣賞沿途風景。
所謂的碧海藍天,就是就是形容這樣的場景了吧。胡爸媽開車前來,從台北市中心咻的一聲來到這裡只花了四十分鐘。這四十分鐘有人每天期待期待周末來潛水,但大多數的人卻從寧願躲在冷氣房裡看手機或電視螢幕裡的風景。
大海總是不吝嗇地給予我們高營養、高蛋白、高美味。
城市裡的餐廳,再怎麼現撈直送,都比不上住在港邊的新鮮。
海口人不用大肆擺盤,真材實料擺滿了鍋子與盤子。
步行在沒有遊客的太陽底下,體會在都會區裡難得獨享滋味。
汗水就讓它流吧! 皮膚就讓它曬吧! 生命如此短暫,再流再曬也沒幾個夏天。
白雲承接著藍天,壓制著群山的綠意,譜出了一片青綠色的漸層海洋。
像極了2023台灣總統選舉的氛圍。
蒼海抽去了海水,只是一片枯石,綠地燒乾了樹林,只剩下一片泥土。
所謂的藍與綠,都是只表面的色彩,真正孕育我們的是深不可測的土地。
相同的地方來過千百次,在陽光的佐伴之下,怎麼拍都不會膩,只是手上的相機從以前的傳統數位相機,變成了一只小小的手機。而我們呢,也從原本涉世未深的小毛頭、逐漸走向財富自由的道路。
一棟看似外星人的灰色建築,疫情後在潮境公園拔地而起。
裏頭的多媒體虛擬實境,搭配上真實的海底生物,讓遊客可以在冷氣房中,體驗與海洋生物互動的感覺,吸引了大量的小朋友。
不同世代的小朋友有不同的命運,爸爸的童年,能到海邊遊玩就是一種奢侈。到了我們小時候,海邊的潮間帶與沙灘,是我們的快樂天堂,一蹲就可以窩個好幾小時。現在的小朋友習慣與手機平板互動,在沒有水的地方,也可以獲得海洋的洗禮。
就算是相同年代,對於海洋的記憶,也因人而異。
海洋科技館裡大片的玻璃窗,讓自然的山與海成為館內最佳的布景。美中不足的是,這裡不賣海味,兜售的是和城裡一樣的食物。
小時候家裡有個大大的水族箱,被畫在牆上的所有生物,都曾經出現在家裡的水族箱中,有的是爸爸從海裡釣上來的,有的是水族館買的,讓家裡變得十分熱鬧。
但對我來說,顯示器放出來的顏色再怎麼鮮豔銳利,都比不上大自然的調色盤,尤其缺少了溫度與氣味。海洋,除了視覺之外,嗅覺與觸覺也是他獨特的地方。
愛釣魚的爸爸,縱然手機、電視已有太多釣魚遊戲可以玩,他還是寧可到海邊風吹日曬,享受與大海搏鬥的樂趣。
走過千山萬水,天氣總是旅行最無法掌握與預料的元素,一切都屬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