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7日 星期四

再見了! 歐洲 (3) - 海德堡

兩年前的冬天,我和Polly來到海德堡,山邊的小鎮披上了一層厚厚的白紗,所留下的記憶,除了遠處的古堡,只剩下沉睡的教堂與我們不停顫抖的身軀。這次,盛夏七月的拜訪,終於在陽光的陪伴下,一覽他的風采。
我們選擇住在火車站旁的Ibis飯店,在旅遊中心買了兩日的海德堡卡,搭車前往舊城區遊憩。舊城並不大,最好的交通工具就是萬能的雙腳,白天,我們不免俗的參觀了書上介紹的聖靈教堂、搭覽車上古堡,也穿過了古橋,穿過蛇徑登上哲人之路,鳥瞰海德堡城區。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夜裡哲人之路上感受到的寧靜,以及有火金姑照路的蛇徑。
欣賞海德堡全景,最佳的位置應該是在城堡旁的圍牆上了。在台北的陽明山上,也有許多欣賞台北市景的山坡,只是一眼望去,是上了鐵窗的牢籠與鐵皮加蓋的屋頂。
城堡周圍還有片綠油油的草原,猜猜照片裡在玩趕鴨子的主角是誰? 一面跑還一面嚷著
 " 這裡的鴨子吃的太肥,需要運動一下"
我猜大人們對於海德堡最懷念的景點,大概是無意間逛到的位於海德堡大學裡的植物花房。C.W. Chen夫婦對於珍奇植物,就像小孩子看到棒棒糖一樣的興奮。雖然我沒有幾株叫得出名字,但也對一所大學能夠有如此豐富的植物收藏感到十分讚嘆。

趁著老人家們逛街購物的時間,我和妹妹參觀了這間藏在小巷中、極不起眼的包裝博物館。博物館是老教會改建,館裡只有一位年逾六十的館員,在收完我們門票後,熱情的和我們聊了起來,沒想到這一聊就是一個多小時。他熱心的用夾雜德語的英語,一一的帶我們介紹館裡的收藏,這些收藏很多來自德國廠家捐贈,例如Lindt、Toblerone巧克力包裝,Novia的乳液包裝盒以及廣告,還有展示德國在還沒有利樂包時的牛奶瓶。歐洲的包裝強調主題鮮明,與我們台灣常見的花俏包裝,有很大的不同。
印刷技術的進步,帶動了豐富的產品包裝,卻也常常讓人眼花撩亂,忽略了商品的本質。參觀完博物館,我不禁懷念起掬水軒蘇打餅乾與森永牛奶糖。簡簡單單的包裝,裝載著扎扎實實、讓人滿口蛀牙的甜食,卻不用擔心裏頭有亂七八糟添加物的年代。

媽媽,在逛街後,又是一袋的大豐收。
她知道家裡東西已經擺的像間小型的展覽館,但是看到喜歡的,還忍不住想把它帶回家。
妹妹,在逛完博物館後,也是一大豐收。
她知道漂亮的東西就要放在博物館讓大家欣賞,然後把最喜歡的感觸留在腦海裡。
不染灰塵,也甭擔心空間不夠。

在海德堡逗留兩天後,繼續南行,一個半小時便抵達黑森林的入口 - 佛萊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