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4日 星期六

桃城散漫 (中) - 慢活

 若不是學長在嘉義教書,對於嘉義市的印象,可能還沉沒在幾十年前的記憶與媒體們胡亂的報導之中。旅行所到之處,不見得要有逛不完的景點,更不需要可以拍照打卡的標的,換個新鮮的環境過生活,是我對旅行的終極嚮往。生命在不同時期,對於世界有不同的想望,對於居住的地方,也會有不同的期待。

嘉義火車站的樸質,沒有隨著都市化的腳步前進,當大多數的城市都在除舊布新時。
舊,便成了一種獨特。
火車站旁的精華地帶,是酒廠改建的嘉義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提供大片空地供年輕學子聚會、練舞,不需要花半毛錢。這裡不同於台北的松山文創園區的商業化,不像台中審計新村的熱鬧,也沒有台東鐵花村的商店林立,倒是蠻有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詩意與愜意。
正是阿勃勒綻放的炎炎夏季,成串的鮮黃花瓣在豔陽底下熠熠發光。
學生時代,每當看到校園中鳳凰花與阿勃勒爭奇鬥艷時,就知道夏天已來到台灣,然後迎接最歡樂的暑假。於是,現在看到阿勃勒就會回想起許多歡愉的回憶。
園區內藏著各式各樣的工作坊,有園藝教室、木雕工坊、拼布教室、植物染以及大小畫室。
工作坊的主人都很年輕,他們的金錢收入或許不豐沃,卻能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中,不也是件幸福的事嗎?
花台上,寫著一句很棒的話,恰好捉住我的人生觀
" 努力的意義就是,以後的日子裡,放眼望去,全部都是自己喜歡的人和事。"
一棟老舊的古建築,隔著中山路與嘉義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對望,是昔日的菸酒公賣局的身影。
經過在地畫家陳澄波父子與嘉義市政府的努力,成功改造成嘉義市立美術館。
美術館的正門開在意旁的巷弄裡,就如同嘉義人低調的個性。
我們參加了一個半小時的導覽,跟著解說員從建築、陳澄波的畫作,一直到嘉義的歷史,有了更深入的認識。於是,對於嘉義的印象,不再只有KANO和火雞肉飯。
桃城,是嘉義的舊稱,源自於日治時期的嘉義古城像一個桃子的形狀。
日本人縝密的都市計畫,由嘉義市井然有序的街道可見一番。
透過講解,我才了解嘉義人才輩出,不適只會打少棒,烹煮火雞肉飯爾已。
這是是孕育詩人渡也、畫家陳澄波的搖籃。
台灣越來越重視特色建築,雖然我是門外漢,但經歷台中歌劇院、衛武營、台南奇美博物館、台南美術館、高雄流行藝術中心巡禮後,深深感到我們已經從以前的實用主義,添增更多的美學、文化以及環保的元素。
磨石子地板,已經是小時候的回憶,現在大樓地板大多被磁磚所取代。
一樓中庭的誠品書店與昭和J11咖啡館,共享了美術館的歷史足跡,
就算不懂美術,不愛看書,不嗜咖啡,也可以找個舒適的角落歇息。
福義軒是嘉義的老字號餅乾店,樸實不過度包裝是他始終堅持的特色,即便現在已經行銷到全台,依舊維持將整個透明袋裝得滿滿的原始風貌。
檜意森活村是由一整片日式平房改建而成的商家,仿日店鋪裡以販賣紀念品與零食居多。
看得出市政府對於觀光發展的用心。台灣人特別買日式的單,不像中國與韓國視日據時代為恥辱,或許日本對於台灣,不僅是入侵,還多了許多影響深遠的基礎建設吧。
就像當時的球隊,就是由漢人、原住民、與日本人共同組成的球隊,打造出天下一代嘉農的奇蹟。套用到現代,美國之所以強大,就是融合了各式基因、多種文化後,在自由的環境中,逐漸發展出的優勢。
一場午後的豪大雨,我們躲進了嘉義市立博物館,與傳說中的嘉農棒球隊邂逅。
政治是一時的,就跟午後雷陣雨一樣,說來就來,說去就去。
不需糾結於過去的歷史,就像旅行也不必受制於天氣,
當時間拉長來看,這一切都是最美好的安排。
如果沒有這場雨,我們可能不會注意到嘉農九十年特展。
日本的野球,教人努力不懈、追求卓越的職人精神。
但我更相信輸贏兵家常事,能享受比賽的樂趣者,方為真正贏家。
大成內衣是桃園以南的本土女生內衣品牌,Polly往裏頭鑽就是一小時,店裡小姐很有耐心的介紹,而且聽說物美價廉,Polly一出手就是好幾件,我買衣物從來沒有那麼豪氣。
晚餐,學長帶我們去玉映麵館,一間極不起眼的越南料理,店裡廚師都是越南人,連菜單都是以越南文為主,口味遠勝過之前在台北吃的王品沐越。
越南料理吃得清爽,剛好適合氣溫高達30度的夏天。
桃城豆花,是嘉義在地的豆花店,嘉義人吃豆花配的不是糖水,而是豆漿,整晚滿滿的豆味與高蛋白。我們是最後一組客人,老闆說剩下的料都免費送給我們了。
學長維持著英國留學時的習慣,周末空閒之餘,就會前往市區的酒吧小酌。
有間酒吧藏身在西裝店暗門之後,來的都是熟客。
原來,懂得生活的人,不管身處何方,都能把平淡日子過得很有詩意。
我們分別點了三種調酒,分別是楊貴妃、金瓶梅與29歲少女,
幾口之後,學長開始念念不忘昨晚的足湯。
留學回國將近十年了,學長還是一樣Ocean stomach,不像我因為缺乏訓練,已明顯不勝酒力。
幸好,我們都還維持相當生活品質與熱度,不被世俗的眼光給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