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31日 星期五

台中好甜

 2021年走到了盡頭,國門依舊禁錮,我們在小島上等待,等待哪一天沒有14天的隔離,我們等了一年,那一天還是沒有到來。跨年假期,想去下港晃晃,至少,那裏有悠哉的環境,友善的人們,那裏有新鮮的氣息,以及平常無法見面的好朋友。可惜Polly卻說,南部太遠。

兩個小時的車程並不遠,我感覺到,周遭的家人與朋友,關久了,逐漸對移動感到陌生,對於遷徙覺得不安。病毒雖沒奪走台灣人的生命,卻如溫水煮青蛙,將我們的青春日漸褪去,舒適圈越活越小。Live for nothing or die for something。溫室裡的日子,安全卻單調,外頭的世界,危險但有趣。我奮力地在單調中,找尋色彩。
找上了台中,因為她交通便利。延續著聖誕氣氛,以及國家歌劇院的阿卡貝拉歲末音樂會。島上渴望旅行的人們,跨年當天的高鐵票一下子就銷售一空,我們提早一天避開人群,離開了天龍國,來到中台灣。連日陰雨的鳥天氣,在列車駛過新竹後,撥雲見日。
時間:12/30/2021 - 01/01/2022 (三天兩夜高鐵假期)
人員:Polly、猴子
住宿:台中老爺行旅
交通:高鐵、Ubike
花費:每人NT 10000
台中好甜,是2021年聖誕節的主題,火樹銀花在夜裡閃閃發光,為城市增添許多浪漫。彷彿置身於首爾的清溪川,站在台中火車站前,能深刻地感受到這座城市正在蛻變,從印象中講求實用導向的工業城,慢慢綻放出情趣的花朵。儘管,剛抵達台中時,就遇到捷運拋錨。
台中好甜,從白天甜到夜晚,從清醒甜到夢中。小時候的太陽餅與豐仁冰,長大後的土鳳梨酥與珍珠奶茶,到現在的手工餅乾。台中人簡直就是螞蟻,無甜不歡。
這麼多甜食,難怪從胡自強、林佳龍到現在的盧秀燕市長,身材都是胖胖的。
甜不是罪惡,是享受。甜後不運動,才是肥胖的根源,甜後不刷牙,才是蛀牙的開始。
以前,Polly出外旅行都會買一堆伴手禮,尤其是甜食。現在,變得跟我一樣,變成兩串香蕉的旅人。想買什麼,手機上網按一按,直接就能宅配到家。大部分旅行的時間與金錢全都留給了當下。
當下該如何使用,我與Polly幾十年下來培養相當的旅行默契。我跟著她走進巷弄裡的咖啡廳,雖然我未曾喜歡過咖啡的苦澀滋味,Polly就會幫我將注意力轉到甜點上。
甜點,幾乎是從小到大,從未抗拒過的食物。
老闆說,真正好的奶茶,不加珍珠。但奶茶裡少了珍珠,就像蒸蛋裡忘了放蛤蠣般的孤獨。
我們坐在童趣的教室裡,伴著陽光,當起了螞蟻,讓桌上甜滿了整顆的胃。
連劇場開始前也要來一塊蘋果伯爵蛋糕,也讓整場音樂會,變得更加的甜蜜。
VVG是Very Very Good的縮寫,意味著要我們好好生活,好好聽歌,好好看戲。
既然不能真的踏出國門,那就跟著音符,在蟻窩的音樂廳裡,自由的翱翔吧。
只是,這次旅行不須訂住宿、不必安排交通,只要靜靜地坐著,凝視著遠方,將靈魂交給台上的導遊- 阿卡貝拉。
我們褪去了學生時代追著跨年晚會的瘋狂,嘗過了山中寧靜的倒數時光,今晚,我們在大劇院,與多數中年以上的旅客一起登機,一同展翅。
今天座無虛席,我們的一千元機位,是在經濟艙後排的位置,距離舞台有些許遙遠。
這是我們第一次坐上大劇院,第一次聆聽本土的阿卡貝拉,兩個小時的精采曲目外加半小時的安可曲,我的心宛如飄在空氣中遊蕩,忘了疫情的悶,也忘了歲月的鐘。

"告訴你一個神秘的地方 一個孩子們的快樂天堂跟人間一樣的忙碌擾嚷 有哭有笑 當然也會有悲傷 我們擁有同樣的陽光"

在快樂天堂的合唱謝幕中,我們知道,明年一切都會更好。
散場回家後,陪我們走完2021最後幾秒鐘的,是零嘴與水果酒們。
我沒料到,區區單薄的水果酒,一下子就把我擺平。
2022跨年煙火還沒放完,我已經進入了夢境。
我知道催我入眠的,不是酒精,而是這台中的甜食與晚上的醉人音樂。





2021年12月18日 星期六

2021台北馬拉松 (下) - 那日 我們重生

 "那日,我們重生"是今年台北馬拉松的主題,含蓄的道出跑者們這一年來凋零的事實。

今年難得台北馬拉松不需抽籤搶名額,報名人數遠少於過往,願意留在賽道的跑者,不是有著過人的毅力,就是對於這項運動有相當的熱誠,否則就是衝著積分與獎金而來。
我參加,單純是因為這是今年僅存的大型賽事,再不跑就等於對病毒棄械投降。
儘管如此,由於準備時間不夠充裕。去年賽前,大家還能討論配速,研究補給策略,期待能破個人PB。今年,無痛完賽成為我們跑團的一致目標。不知道主辦單位的是否也受到疫情的影響,舉凡衣服的設計、尺寸賽事的補給,到賽事中的補給,以及完賽的獎牌、紀念衣,都十分的粗糙,大概是我參加過馬拉松裡辦的最掉漆的一次。
託去年台北馬成績破三的福氣,被安排在A區,也就是距離出發拱門最近的區域。站在這一區壓力頗大,放眼過去各個身材都是天生跑步的料子,裝備更是氣勢凌人。在他們附近雖然顯得薄弱,但能跟頂級的跑者圈在一起,也算是一種莫大的榮幸。
鳴槍後,大軍奮力的往前狂奔,我一下子就混入了B區的跑者隊伍之中,我維持著最舒服的04:30配速,很快地找到了綁著氣球的配速列車。氣球上面寫著03:15,相較起去年的03:00多了15分鐘,再加上涼爽的清晨,跑起來明顯輕鬆愉快,心律穩定的維持在Zone 1與Zone 2間。
按照往常節奏,每個補給站都停下來喝點涼的,啃香蕉番茄,儘管今年的香蕉很生,番茄不甜,至少提供身體前行所需要的基本能量。
賽道上,幾乎是耐吉的天下,撞衫、撞鞋無所謂,白鞋黑鞋,只要跑得快的就是好鞋。我一樣穿著跑團的衣服,穿著不離不棄的亞瑟士虎走。對我來說,只要跑得開心,穿什麼其實沒那麼重要。儒意跑衫,撇開美觀與舒適不談,至少記錄了一段一起團練的深刻回憶。
始終輕盈的腳步,踏過了半馬的紅毯,手錶上顯示1小時35分鐘,足足比去年慢了7分鐘,無痛完賽的目標看起來是穩的了。本來想脫離配速員跑自己的路,卻捨不得獨自破風而行,又在舒適圈裡兜了五公里。直到剩下最後15公里,該是喚醒沉睡跑魂的時刻,踏著04:10熟悉的配速,在熟悉的堤防外趕路。
趕路的心情是寂寞的,趕進度的呼吸是不順暢的,疾行的風景是模糊的。
寂寞、喘息與模糊記憶使我追上了許多A區的選手。最後的兩公里,甚至卯足勁,用03:30的Zone 4 速度,超前了不少後繼無力的跑者。
最後再以Zone 5的03:10的衝刺速度,挺進了台北田徑場,久違的跑道,我們終於見面了。
防疫的關係,大會不允許選手以外的加油團在終點迎接,於是,少了加油歡呼聲的陪伴,跑進終點完賽那一刻,儘管完成今年的馬拉松比賽,心情顯得些許失落。
大會時間: 03:05:54,無痛完賽目標達成!
阿錡教練在賽道旁,捕捉到我衝過42公里的最後200公尺線,爸媽在高高的觀眾台上,記錄我跑進終點的模樣。如果沒有他們共襄盛舉,馬拉松比賽,會顯得無趣許多。
這個社會上,有人適合當選手,有人適合當啦啦隊,有人適合當補給隊,找到自己最適合的位置,就是最幸運的人。
十分鐘後,跑團同學阿誌也回到了終點,今天,風和日麗,他創下個人最好成績,接下來幾個月,還有好幾場全馬賽事等著他,真為他的瘋狂而喝采。
去年的超哥、今年的阿誌,我們都是馬場上的習武之人,互相切磋跑藝,是跑馬中很重要的過程。
少了去年破PB的鬥志,通過終點線後,我邁著正常的步伐行走,要繼續再跑個幾公里也不是問題。爸媽就像一般運動員的父母一樣,一直是我賽事最有力的後盾,最賣力的加油團,但我更期待他們能與我一起享受揮汗狂奔的樂趣。
馬拉松讓我享受無數因堅持而得到的快感,是毅力讓跑者持續地累積,不斷的進步,挑戰自己身體的極限。然而,在去年體驗過成績破三緊咬的過程後,今年的賽事讓我體會到,我們既不是國手,也不是運動員,好幾小時的比賽的過程中,與其盯著手錶擔心慢個幾分鐘,或者驥望著快幾分鐘抵達終點,不如用最舒服的姿態,傾聽自己的呼吸心跳聲,品嘗每站補給品的滋味。如此一來,讓迎接每一場賽事,都是另一段期待的過程,而非滿身的舊傷或是成績包袱。

追求速度與名次,永無止盡,是一條不歸路,最後終究會輸給年紀。馬拉松對於一般市民跑者來說,追求健康完賽比破PB得到更持久的快樂。

人生的賽道何嘗不是如此? 周遭不乏拼命衝刺,在職場上力爭上游的夥伴。一邊緊盯著高階職位,計較著年終與職稱,一邊擔心著被後輩超車。高壓令人進步神速,卻往往威脅到健康,追求求職位的路上,有得必有失。於是,如同在馬拉松比賽一樣,我不是郭台銘,也不是蔡英文,多於的財富用不到,權力徒增煩惱。我可以工作八小時後準時回家,穿上跑鞋聽著音樂奔馳在河堤邊,回家洗完熱水澡後,煮一頓自己愛吃的晚餐,與老婆慢慢的享用,明天依舊帶著愉快的心情,到岡位上工作。我知道,這樣的日子會比在職場上掛著"處長"或"經理"的頭銜快樂,比拿時間換取更多金錢有意義。

在消耗完三千大卡的比賽後,再平凡的食物也變的特別美味。
Polly精心挑了無菜單的出於鐵板燒,上桌的皆是高質量的蛋白質,補足了早上揮霍掉的元氣。
一天之內,同時享受了大跑與大吃,
幸福的滋味莫過於此了吧!
然而,台北馬拉松,只是儒意跑團的期中考,大部分的團員,正為了兩個月後的2022渣打公益馬拉松準備著。大家繼續加油吧!



























2021台北馬拉松 (上) - 罩著跑

抗疫的日子裡,生活的許多選項都打上了大叉叉。旅行、登山、聚會等令人雀耀的活動,我總是理性地告訴自己,防疫為大,姑且再等等吧!! 唯獨跑步,宛如是生命中戒不掉的癮,不斷的尋找可以奔跑的出口。熟悉的校園操場,人滿為患的台北田徑場關起大門,運動中心停止營運的大半年間,河堤外的小徑,晚上夜深人靜時,偶爾出現幾個按耐不住地路跑靈魂,其中一個,就是我。

我學習著戴著口罩喘息,嘗試放慢跑步的節奏,逐漸與溼透的口罩合好,雖然有時還是會吸到自己鹹漬的汗水,還有一次口罩上的鋼絲磨破臉皮,藍色口罩染成了血色。身旁的跑友,一個接著一個遠離了跑道,有的因為工作,有的因為疫情,有的為了家庭,曾經和我一起征戰好幾場馬拉松的貓,也在其中。

政府開放脫罩運動那天的心情,猶如考完聯考重獲自由的舒暢。但我發現,許多市民跑者已經習慣隔了一層口罩呼吸,依舊繼續戴著練跑。接著,運動中心鬆綁,跑團也開始招生,我嗅到了一種重生的氣息。睽違一年,我回到儒億跑團,驗證了"心在哪裡,人就在哪裡"的道理。

一年下來,大家肚皮鬆了,脂肪厚了,不變的是那份對於跑步的執著。歲月雖不可逆,體力卻易反轉。我們跟著阿儒教練的課表,重新打底,一步一步邁向重生之路。
我們特別珍惜疫情狹縫中練習的機會,努力地找回田徑場上的青春,因為,這扇窄門不知道哪天會被該死的病毒再次關上。

最大攝氧量,從去年底的65,6月份時跌到了55,好不容易在脫口罩後的九月份,重新站回了60。這些起起伏伏的數值,比股市上上下下的震盪還要迷人。如果股票指數是有形的財富指標,那麼最大攝氧量便是衡量健康的指數。歷史告訴我們,隨著經濟成長,長期下來,上漲是股市的必然;相反的,隨著年齡的增長,長期下來,體力下跌是身為動物的宿命。
病毒最可怕的地方就是讓人們加速頹廢、衰老,以不著痕跡的方式。
我們一直跑,延遲年齡老化的節奏,不讓病毒的計謀得逞。
為了避開人群,跑團鮮少進入田徑場,麥帥橋下的柏油路,有著我們一來一往奔跑的身影。
對於許多旁觀者來說,跑馬是意志力的象徵,是自律的實踐。跑步更被認為是最經濟的健身方式,只要一雙鞋子,不受地域與環境的限制。
對於跑者而言,跑步早已內化成一種生活方式,調解工作壓力與排毒抗老的一帖秘方,是一種穩賺的投資。台灣越來越多人理解到箇中巧妙之處,參與的人口越來越多。
隨著台北馬拉松賽事接近,我的心情真的澎湃起來,雖然僅有短暫的五周的練習時間,連一般基本的訓練周期一半都不到,但團員們早已揮別疫情時的糜爛,將心態準備好迎接歲末最盛大的一場賽事。期待,是生活中最棒的一件事。

當世界各國馬拉松賽事停擺之際,我們能照常的比賽,放心的奔跑,可說是全民齊心防疫下,最美好的果實之一。











2021年12月10日 星期五

派克猴子的灶咖

 病毒一棒接著一棒,Alpha、Beta、Delta到現在Omicon,止住了人們的活動,有效的限制人類的遷移。我們日漸凋零、一天天老化,病毒入侵的計畫就越接近成功。幾年前,下班後不是規劃著下一趟旅行、就是在記錄旅行後的心情。現在,鍵盤不敲了,我拿起了鍋鏟,當起了在灶咖中嬉戲的小廚。算一算,從去年寫的派克猴子的餐桌到現在,已經有一年半的時間,累積的餐盤已超過上百道。

從採買鍋具餐盤、挑選食材、火上烹煮到餐後收拾,彷彿都是一段美麗自助旅行。以前外食就好比參加旅行團,雖然便利、省時又省錢,往往不如自己規劃的旅程感受深刻。食材,和人一樣,過於包裝或調味,就失去本身的味道。吃下肚的食物,依照自己喜愛的方式烹煮,又兼顧到營養衛生,就像跟自喜歡的人相處,輕鬆愉快又養生。

一樣是青菜,媽媽山上種的、菜市場叫賣的和超市包裝好的,除了長相不同外,風味也各有千秋。山上種的菜其貌不揚,卻有蟲兒的無毒認證,市場叫賣的俗又大碗,通常夾帶大量泥土的芬芳。超市的菜,總能完好在冰箱裡,放上一兩星期,看不出歲月的痕跡。

台灣農藥使用太氾濫,就像投資風險分散的概念,我們無法保證哪片土地潔淨、哪裡空氣清新,於是廣泛分散食材來源,如此一來,就算無心攝入有害物質,也不容易在體內大量累積。

剛結束萊克多巴胺豬公投,結果顯示大部分民眾還是支持政府政策。我們都不是毒理專家,如此專業的題目,應該由政府來把關才是正解。而心中存有疑慮的人,與其花時間與政府對立,不如在每次採買肉品時,多花幾秒留意一下肉品來源。合法的食品添加物都不是我們要操心的,來源不明的肉品才是需要特別留意。
自己燒菜,未必要少油少鹽,刻意壓縮味蕾層次,而是可以嚴格的控管油的品質與調味料的來源,一瓶一公升的酪梨油或是初榨橄欖油一千塊不到,一瓶三百元的700 mL非基改純釀造醬油,對於餐館來說是很高的營業成本,但對於家用來說,可以用一季以上,非常值得。
廚師不怕熱,就怕食物沒人嘗。Polly是家中最忠實也是唯一的食客,她會購買不同的醬料還有鍋具供小廚試驗,也會去上高階烹飪課程,但是她是屬於學術派的,在廚房的身手顯得有些彆扭。
我想這大概是有的人適合當教練,有的人適合當選手之間的差異吧!!
冰箱裡的海鮮,有一半來自是市場,有一半來自爸爸的身手,爸爸釣友們各個身手矯健,釣魚、殺魚技術一流,可惜少了烹飪與吃魚的技巧,於是漁獲常常跑到我們家來,而且是市場裡不常見的魚種。
大自然很美妙,不用刻意上色,煮出來的食物就五顏六色,讓人很有食慾。
下廚一段時間後,為了讓菜色有變化,原本不習慣喝湯,也開始學著喝湯。
"抓住男人的心,先抓住他的胃",我怎麼都想不透這句話的涵義。
灶咖雖然好玩,但更期待著疫情趕快遠離,畢竟我的基因還是適合四處遊走的。
我可以隨時放下鍋鏟,飛到地球的另一端,嘗嘗道地的古巴三明治、巴西燉肉、墨西哥吃玉米餅,祕魯吃烤肉,等到哪一天疲倦了,再回來吃台式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