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8日 星期日

2022台北馬拉松 - 補給員

 今天是2022台北馬拉松,出國兩周外加確診居隔一周,到現在喉嚨時常有痰而咳嗽。別說跑全馬,可能還沒跑完半馬命都沒了。翻開訓練日誌,上一次跑步已經是一個月前的事了,真是墮落的一季。我可能有先見之明,深知自己今年路跑賽季泡湯了,應爸媽之邀,報名了大會志工。一場大型賽事需要非常多後勤人力,扮演好每個螺絲釘,賽事才能順利地展開,就像在卡達世足看到那群大批移工一樣。

當志工的門檻與當選手截然不同,前者需要具備服務熱忱,後者則需要體力。儘管對自己的期許是兩者兼備,但當體力無法到位時,熱忱必需在路上。12/18當日寒流來襲,台北清晨出現攝氏八度的低溫。對於跑者來說,是個福音,但對志工來說,是項挑戰。

比賽當天,和選手一樣五點要到集合處報到,現在的我體力虛弱,不時還會咳嗽流鼻水,出門前先快篩,確保陰性後才出發。寒風刺骨中騎著單車前往會場,倘若不是心中有熱情不斷加注,單薄的身子早就全癱了。

大會發給志工黃色T-shirt當禮物,比選手穿路跑背心還要精美。天還沒亮,卡車在補給站前卸下整箱的運動飲料、礦泉水、香蕉、梅干、番茄、餅乾以及所有補給桌子。單是一個補給站,就配置了60名志工。水站補給員的任務是將杯子排滿桌子,然後將水或運動飲料倒六分滿。我可能是看起來比較不會偷吃,被分配食物補給站。
食物補員的任務是洗番茄、切香蕉、分裝餅乾與梅干。除了桌上擺滿的,還要準備餘裕的隨時補中。因此前置作業比較多,水站的夥伴也前來協助。
分配好食物後,就是等選手上門取用了。
    首先經過的是A組菁英選手,他們從眼前呼嘯而過時,用一陣風來形容是再貼切不過了。他們聚精會神,心無旁鶩,幾乎沒有減速,順手抓了個水杯就往嘴裡送。
眼前的食物對他們來說顯得多餘,豪不留神的就從眼前吹了過去。

近距離觀賞菁英選手飄過眼前,真是一大享受。接著是第一批配速員、第二批配速員大隊經過,通常能跟得上前幾批配速員的選手,亦是身手不凡,他們鮮少停下來覓食,頂多行徑間抓根香蕉,就繼續往前奔去。
我們開始叫賣  "香蕉、餅乾、梅干、番茄,歡迎補給"
然後隨著分區C組跑者的出現,補給站生意忽然好了起來,人人幾乎是慢下腳步,邊走邊吃喝,我們因此開始忙著補充食物。越接近後面,生意是越來越好,補給桌前開始出現擁塞的狀態,補充食物的速度開始不及食物被取走的速度。
最有戰鬥力的是最後用行走的步兵,大搖大擺的走進補給站,站在桌前一口接一口地享用,甚至還有吃貨從口袋掏出塑膠袋裝打包外帶。
一樣米養百樣人,觀察人生百態真是有趣。
步兵後頭跟著的,就是墊後的大會回收車,凡是跑不動、不想跑或是狀況不好的,都可以上車。
墊候車的出現,代表補給作業告一段落,接下來就是收尾與還原現場。
短短三小時時間,補給站就製造出驚人的垃圾量。
大會工作車非常有效率的載走剩餘的物資,後頭緊緊跟隨的是資源回收、垃圾清運車以及道路清潔車。
半小時內,賽道所有擺設全數清空,馬路還給了車輛通行。
我們在道路清潔車走後,便算是完成了今日的志工工作,每位志工頒發一張完賽證明。
上面寫的不是完賽時間,也沒有分組排名,因為每一顆螺絲釘一樣重要。

身為賽事的旁觀者,更能仔細體察賽事各種百態。所有跑者同時起跑,總有人衝在前面,有人跑在中間,有人走在後面,有人上了保母車。相同的賽道上,有人追求成績,有人欣賞風景,有人吃飽喝足,有人要美照,有人健康完賽就好。賽道外,有人怒罵交管,但有更多人當救護人員、當補給員、當啦啦隊,當清潔人員,大家一同參與、讓一場賽事圓滿。

就像社會需要各種角色,於是造就各種不同樣貌的人生,沒有誰優誰劣。找到適合自己的角色,盡情享受,就是自己人生賽道的冠軍。而你我能夠在同一個時空相遇,那怕是短暫的相會,或是長期陪伴,不管是競爭合作或爭吵,都讓我們所見的風景,更加豐富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