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0日 星期一

雙手合十 (3) - 向晚的活絡經濟

寬敞舒適又設計感十足的購物中心,固然是曼谷的一大特色,但是真正想瞥見曼谷庶民的生活方式,就要到市集與夜市走走,因為那裏有平易近人的物價,還有不經過包裝就地取材的平民餐飲。
Polly一直吵著要去恰圖恰週末市集(Chatuchak weekend market),無論大小本旅遊書都說這是曼谷最值得逛、亞洲最大的市集。然而,就是因為幅員太廣大,能逛的種類太多,又不想蜻蜓點水,於是預留到下回再來。這次我們去了兩個規模比較小的市集,一個在水上、一個在陸上。分別是安帕瓦水上市場 (Amphawa Floating Market)以及Asiatique河濱夜市(Asiatique the Riverfront)。
嚴格來說,安帕瓦水上市場已經出了曼谷,單程就要兩小時的車程,省去自行找路的不便,參加了當地的一日遊行程。下午一點半出發,晚上九點半回曼谷,每人約1000泰銖。
12人座的小巴,司機以平均時速130公里的速度馳騁在高速公路上,全車的遊客就像旅行團員般睡成一片。抵達安帕瓦已是下午三點多,逗留時間約三小時。
溪水呈現汙濁的土黃色,但沒有撲鼻的味道,或許只是含沙量高,
附近並沒有什麼工廠,水中的魚也優游自在的呼吸。
語言在這裡是個問題,常常需要用比手畫腳溝通,店家很多其實就是當地人的住家,到了周末假日,在自己家們口做生意賺點外快也挺實際的。
販賣的產品以小吃為主,一路走過去看起來十分可口,顏色非常的入味。
價格更是便宜的有點誇張,在台南一包要100元新台幣的蝦餅,在這裡可以買三大包。
剛好有一間賣明信片的雜貨店,我順手買了兩張寄回台灣,一張30泰銖算是當地高價位的,應該只有像我們這樣的觀光客才會光顧吧!! 龍鬚糖大叔的遊戲機就像是台灣打香腸的機器,投硬幣進去,指針轉到的數字就是可以拿到龍鬚糖捲數。我們小試身手,拿到了三捲。
走完一圈大約一個半小時,我們選定兩間光看就快流口水的攤位,坐了下來,
第一間招牌是一隻雞的模樣,風味果然不同於曼谷市區內正經八百的餐廳,
最著名的是大蝦和烤雞腿,我才知道泰國蝦原來可以長這麼大,都快要可以比擬龍蝦了,
如果泰國也有釣蝦場,釣起來一定非常過癮。
另外一間是可媲美台南擔仔麵的安帕瓦米粉湯,整家店只賣米粉湯,
盛裝在小巧可愛的椰子殼碗中,大約三口份量的米粉浸泡在滷汁中,
讓人吃完還想再來一碗,是這次來泰國吃到最美味的攤子。
六點半集合之前,天空突然下了場傾盆大雨。雷雨交加絲毫不影響店家,淡定的繼續做生意,反而是觀光客們像是驚嚇到的火雞,不停的呱啦呱啦得叫。
夜裡的賞螢行程,不是在山裡溪畔,而是在濁流的樹梢。
不畏豪雨,領隊盡責的帶我們上了船,在黑漆漆河畔的樹梢上,看到滿群一閃一閃的螢火蟲飛舞著,跟滿天的星光一樣的迷人。

Asiatique夜市比起安帕瓦水上市場顯得容易到達許多,
Asiatique河濱夜市是在曼谷市區BTS 沙潘卡克辛站( Saphan Taksin)附近的一顆耀眼的觀光勝地,從空鐵站有密集的免費接駁船班直達夜市。
由於它和高雄駁二特區一樣是由碼頭附近的倉庫改建而成,幅員遼闊,於是我們在天黑人潮聚集前,就捷足先登。因為這裡不但匯集了像我們一樣的散客,更有旅行團整團出沒在此。
因為旅行社是夜市裡兩大秀場,Muay Thai泰拳秀以及Calypso人妖秀的金雞母,兩者都是泰國的重要資產。Polly因為對這兩種特色都沒興趣,我雖然很有興趣,但秀場表演多半以取悅觀眾為導向。我想看的是真槍實彈的泰拳比賽、人妖也是要能當面交談有互動的比較有意思。
不像台灣的觀光夜市以小吃攤為主、購物為輔,Asiatique夜市比較像是商圈的概念,商品種類可謂五花八門,包含了日用品、衣物、裝飾品、雜貨、零食、古董等等,當然也少不了按摩的店家。我和Polly整個晚上只買了兩件T-shirt和一個陶瓷芳香片。
生意最好的店家莫過於位於秀場前賣零食的金店面,賣的價格比市區貴一些,但團客們似乎沒有別的選擇,將打包好的零嘴整齊的排在店門口,上面寫著台灣的住址,買零食變成來泰國旅遊的風潮,就像很多人去德國就會扛行李箱回來一樣。
從小填鴨教育下的學生,長大後連購物都要有必買手冊,結果買了一堆不實用的東西回家,重演了求學時代,死記了一堆卻完全用不到的戲碼。
夜市裡賣吃的攤位,看起來相當衛生可口,菜單上有圖片又有各種語言參考,可謂專為觀光客的貼心設計,價格也比傳統街上的路邊攤高出一些,像是圖片上類似蛋包飯加上海鮮湯大約要400泰銖左右,重點是味道很不錯,所以生意很好。
除了小吃攤外,如果想講求氣氛或是怕熱的話,也有環境舒適的餐廳可以選擇,
賣的食物比較偏外國料理,也有國際連鎖餐飲進駐,
價格雖然沒有很高,但生意遠不如攤販。
遠方的Asiatique河濱夜市不愧是昭披耶河上的一顆明珠,在夜裡燦爛的發光,
也為曼谷的經濟注入不少活力。
站在State Tower 63樓的露天 Sirocco Sky Bar上,曼谷的妖媚在我們的腳底下翻滾著。
兩百米的高樓上,是欣賞曼谷夜景的一級戰區,同時也是見證都市奢華的代表。
低矮的平房,遇到流進駐曼谷的熱錢,
成了高聳挺拔的高樓大廈,一支接著一支的插在市中心,像是金箍咒般牢牢的扣住了這城市,
大部分的市民,並沒有因此變得富有。
在曼谷,不見遍地開花的紫醉金迷,佛教的樸質力量壓制住了資本主義的放縱。
金錢輕易的改變了城市的面貌,卻買不走泰國人忠貞的信仰。
一杯近千元泰銖的酒水,儘管我們消費得起,仍覺得杯子裡藏著邪惡的魔鬼,
看著酒吧裡聚集著穿著體面的西方面孔,他們談笑風生,這點開銷,相較於他們的收入而言,一點也不浮華。
也有像我們這樣糊裡糊塗的觀光客,被旅遊書裡的圖片吸引上來。
我靜靜的欣賞著夜景,心想如果這是曼谷最美的夜景的話,
理當讓這城市的主人 - 曼谷居民們優先觀賞。

2016年10月9日 星期日

雙手合十 (2) - 商場品味

來曼谷前,就聽說此地是逛街購物者的天堂,喜歡舒適吹冷氣逛寬敞購物中心的,沿著BTS 暹羅站(Siam)到 菲隆奇站(Phleon Chit)一脈相連的購物中心,逛商品 、看陳列也順便欣賞裝置藝術。連一般對逛街購物毫無興致的派克猴子,也忍不住被這裡新奇的展示空間給吸引,賣場購物中心幾乎成為了每日必備的旅程之一,就算沒有逛商品,進駐的餐廳、美食街與超市都足以滿足我們的好奇心。
很多無理頭大膽的室內設計,很容易讓看過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換句話說,到處都是平易近人的藝術品。
在商場裡閒逛的青一色都是外來的觀光客,因為商品的定位在本地算是高價位的。就我比較有涉獵的商品,比如運動登山用品,一些全球性的品牌,像是Osprey、Lafuma、The North Face在這裡並不能討到任何便宜。款式與價格和台灣百貨公司的專櫃差不多。
我們自動跳過那些到處都買的到的商品,這些充滿設計感的生活用品,讓我們像鄉下小孩般,開了不少眼界,也讓我認知到,創意不是隨口喊喊就會有靈感,而是需要環境啟發與時間的醞釀。
像這樣舒適又像美術館的購物中心,東西稍微賣貴一點也是應該的。
我猜些勤於設計、出點子的商場的背後應該有政府或企業的推動,因為光靠這裡冷清的遊客的營業額,很難支撐整棟建築的營業開銷。
不像台灣遠東百貨、SOGO、新光三越等擁擠的攤位,搭配滿溢的人潮,
擺設不需要有藝術感,就賺進滿滿的鈔票。
在台灣百貨公司我們買的是有形的商品,在這裡我們看的是無形的概念。
空鐵站栩栩如真的立體人形立牌廣告,令人印象深刻。
以世界各國為主題的Terminal 21,每一層樓以不同國家的特色裝潢,生動有趣。
鮮明獨特的模型,一眼望去就可猜到是哪一國的主題,像是世界的縮影,
每次想到這裡,就深感慚愧台灣沒有自己的特色,於是常常在世界的舞台中缺席。
大部分的商場,我們都是以欣賞藝術品的眼光走過,
真正讓我們大肆採購的,是商場裡的超級市場,這裡價格不但沒有比BIG C或便利商店貴,更提供了舒適的購物環境以及多樣化的選擇。走進超市逛個兩個小時是非常平凡之事。
餅乾零食是泰國的強項,物美價廉兼具包裝精美,出發前親朋好友早已提供購買清單,Polly還乖乖的一項項的像蒐集寶物一一將之找齊。
連Polly自家的品客洋芋片,在這裡的成列也受到較優渥的待遇。
還好購物車容量有限,否則不知道會不會有更多零食進入我們的購物車。
這些排滿整桌的零食,跟著我和Polly運回了台灣,
Polly帶著滿載而歸的滿足感,我卻覺得自己好像在當貨運的工人。
與其將零嘴進口回台分送給親朋好友,我選擇將曼谷的精彩推薦給他們,請他們也親自來曼谷走一遭。曼谷絕對不是幾口零食下肚足以形容的!!
往後的幾天,先後走進了泰國創意設計中心TCDC與 
曼谷藝術文化中心Bangkok Art and Culture Centre (BACC)後,逐漸體認到在曼谷到處看得到美學設計的建築與裝飾,並非偶然。
TCDC入口處會有不同的展覽,我們遇到的這位泰國設計師,很熱情的向我和Polly這兩位門外漢,介紹他們正在發展的拓印技術,聽起來並不是非常深奧的學問,
單純的將自己的創意、不具任何商業色彩的構想分享給有緣人。

我相信人們對於美感的認知,就像大部分的知識一樣,都是經由學習而來,
當環境長期缺乏美的事物或是忽略美的讚嘆時,美感的神經就會逐漸萎縮,最後消失。
相反的,如果不斷的接受刺激,就會縱橫交錯,使感官更加敏銳,
旅行路上不同於日常生活的刺激,是生命當中最棒的滋養。
TCDC對於應用美學領域的學生,就像是理工學生的期刊室或館藏間,
一面營造出藝術的氛圍,一方面提供專業知識的藏書,
讓藝術走入生活,讓美感服務感官,不再被侷限在美術館或音樂廳。
Polly最愛的這棟曼谷藝術文化中心就在BTS暹羅站附近,是有關藝術研討會或是展覽的地方,Polly即興的請街頭畫家畫了張自畫像,一張才收200泰銖,
與其說是獲取利潤,不如說是享受下筆間的樂趣吧!!
來曼谷,讓我體驗到逛街即使沒有購物,兩手空空,也是可以收穫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