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式料理一直是38度線上的驕傲之一,也是每次旅行結束回到台灣後,仍舊不斷回味的片段。究竟是甚麼魔力讓韓國料理如此深得人心呢? 我的心得是十年磨一劍的不變真理。韓國飲食相對絕大部分的亞洲料理單純,幾乎每家店的僅僅賣單一種食物爾已,就是這種專注的精神,讓高麗食堂的每一餐都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這趟旅行所有的餐飲,都由Polly定奪及買單,我只負責其中一餐韓式傳統料理廚藝課程。幾趟韓國旅行下來,吃到的食物只有非常可口與美味兩種結果,但是韓國飲食消費遠高於台灣,韓幣面額都是幾千起萬起跳,一餐花個幾萬韓圜很稀鬆平常。
韓國飯店多半不含早餐,賞櫻前先到惠化站附近的EGGDROP吐司蛋店果腹,EGGDROP在韓國有很多連鎖店,因為店面不大,在觀光區常常要排隊。價位和摩斯漢堡差不多,如果摩斯漢堡美味度是60分,EGGDROP可以打到80分左右。
湯泡飯,尤其是牛肉湯飯、牛肉雪濃湯,是韓國傳統美食之一,中午在COEX裡的河東館用餐,裡頭幾乎都是韓人,菜單只有韓文,還好服務我們的阿姨中文講得非常流利。
整家店只有賣牛肉湯飯,按照肉品不同等級,區分不同價格。便宜的要價兩萬,高級的三萬,都很好吃。
賞櫻是比較浪漫的說法,真正的行為是不斷地在人群中行走,
Polly在地鐵聖水站附近找了間廢棄工地改建的麵包店,我勉強點了一杯極酸的蔓越莓果汁。
不起眼的麵包店,生意好到室內的位置全滿,我們只好到屋頂曬太陽。
不知道是陽光曬太多,還是水土不服,整個人天旋地轉,只想好好躺下休息。
而這杯蔓越莓汁連同中午的牛肉,在回飯店後,從胃裡吐還給了馬桶。
九天的旅行在第一天就掛點,成了Polly的笑柄。
有了這次的經驗,更篤定要及時行樂的生活目標。
第一天的晚上早早就昏倒在床上,害的Polly到樓下買碗泡麵草草果腹,真是萬番抱歉。
睡眠是最好人體修補工具,經過一整完充足睡眠後,我逐漸復活起來。
飯捲和魚板是韓式傳統早餐,往往只能在傳統市場或是地下街可以找到,
雖然招牌上的韓文菜單一個也看不懂,每次點餐付帳都要雞同鴨講,
還是無法阻止我們對這種便宜又道地古早風味的喜愛。
汝矣島上參天的辦公建築,是韓國高人均所得的見證,大家體面的裝扮,急促的腳步,帶動了高速的經濟成長,我們兩位觀光客跟著上班人潮,走進了商辦大樓內的餐廳。
整間店就賣這大盤雞,生意非常好,可能很少觀光客,我們點餐一樣是雞同鴨講。不會韓文的我們每次點餐時,最期待有會講華語的大叔大嬸出現。
大盤雞看起來是香辣的紅燒,嘗起來卻是甜甜的照燒口味,
大部分的韓人無酒不歡,即便是午餐,桌上還是放著燒酒,只是數量比較少爾已。
廚藝課程,是了解在地飲食很直接的方式,之前參加泰國、越南、台灣的廚藝課程,都有相當深刻的感受。韓國針對外國人開的廚藝課程並不多,從韓國觀光公社到Tripadvisor都沒有找到真正有開班的,砌而不捨地尋找,最後在Airbnb experience找到位於麻浦區的望遠的Jomin Cooking school,馬上就預訂下來。
和Jomin約在地鐵望遠站,轉個彎就是望遠市場,Jomin一攤攤像我們這幾位外國人介紹韓國料理。她說傳統韓式料理的精隨是小菜文化,小菜越多道,代表餐食越豐盛,於是傳統韓國家庭冰箱裡都會準備很多小菜。
長得很可愛的黃色香瓜是韓果特有的品種,也是我第一次在地球上看到。
說韓國的物價高,但海鮮卻比台灣便宜,看到手掌大的鮑魚才幾百塊台幣,要是飯店有廚房我就出手了。
所謂的廚藝教室,就是Jomin的家,也是我第一次走進韓國人的家。
課程大約兩小時,所用到的食材跟台灣很像,
主菜像是豆腐、洋蔥、豆芽、米粉、牛肉片,佐料蔥薑蒜醬油魚露辣醬都不陌生,
比較特別的是泡菜和芝麻油,是台灣料理中比較沒有的。
料理是一種對食材的詮釋,相同的食材,不同的刀工、調味、火侯,烹飪出來的食物也會有不同的味道與口感。同學有來自密西根的Andy夫婦,以及來自哥倫比亞的David,他們雖然料理的很洋派,不太講求刀工、火侯,但他們毫無障礙的使用含是扁筷用餐,讓我不得不對他們敬佩三分。我們在韓國的餐桌,分享彼此的旅遊經歷。是旅行,上我們從地球的彼方,相聚在麻浦的小小公寓中。
早上Polly在飯店辦公,我參觀一個早上的中央博物館導覽後,回到飯店對面巷子裡的金家飯捲一起用餐。這回我們豪氣的點了兩條飯捲和一鍋辣炒年糕。
Jomin跟我們分享疫情對韓國的觀光業打擊很大,很多餐廳都熄燈,Cooking School停止營運兩年,現在才逐漸重啟。我說我的旅行箱也荒廢兩年,但畢竟我們都活過來,就值得為美好的將來喝采。
雖然我懷念著廣藏市場內早餐飯捲,Polly認為要嘗試各種不同樣貌的早餐。
首爾咖啡麵包店之多,比台北的便利商店還要密集,裏頭的麵包看起來熱量超高,但會想忍不住咬一口。果然,麵包裡包的是濃濃的奶油起司,加熱後微微的流動,我們一人只吃半條,足以飽足到中午。
乾淨明亮加可愛,讓我們沉浸在歡愉的用餐環境中。
蔘雞湯是Polly來韓國必吃的項目之一,拜訪幾間蔘雞湯店家都是以韓屋改建而成的,在裏頭用餐頗有時光到流的感覺。這間蔘雞湯是鍾路散步書裡介紹的,招牌和菜單都是韓文,而且入口在小巷弄間。不懂韓文的我們花了一番功夫才找到。
蔘雞湯一人一鍋,鍋裡是一隻小全雞,雞的肚子裡塞滿了糯米,吃完到晚上都有滿滿的飽足感。所幸第一天的身體衰竭狀況沒有再發生,我得以繼續催滿油門,享受美食和旅程。
說中午的蔘雞湯有多飽足,晚餐看到眼前滿桌的韓國烤肉,胃腸們馬上騰出空位。
韓國烤肉是我韓國料理排名第一的料理,雖然烹飪技術含量低,但是只要踏入烤肉店,總是充滿歡愉的過節氣氛。
除了主餐烤肉夾生菜吃外,有的燒烤店會發行一些創新Side Dish,最普遍的是大將湯與蒸蛋,
這間的海苔鍋鈀飯,搭配上一點辣醬,相當可口。
第四天早上參加北村步行導覽前,Polly帶我來到安國站Onion,首爾麵包店那麼多,偏偏又回到第一天我暈眩的麵包店。Polly說那天只喝飲料沒吃到麵包不算數。它的麵包比一般的貴,也沒有比較好吃,而且用餐環境不算舒適,還要跟觀光客一起排很長的隊伍。
Onion在我眼裡,等同於Orz。
北村導覽完後,我們下到了三清洞,此時正下著傾盆大雨
路旁不起眼的小吃店吸引了我們的注意,成了我們躲雨及暖胃的小天地。
菜單一樣看不懂,仰賴著Google翻譯,成功的點了豆腐鍋和海苔飯捲。
韓國烤肉是我韓國料理排名第一的料理,第二名就是海苔飯捲了。
我和Polly很客氣地合吃一條飯捲,其實我一個人就可以吃掉兩條。鑒於午餐只吃小吃,Polly為了犒賞我整個下午陪她逛街的辛勞,晚餐決定來讓我大快朵頤一番。
Polly按圖索驥來到了燒烤店,只是今晚烤的不是肉,是腸子。整間店就只賣烤腸。
點了大份的烤腸套餐,包含了一整盤腸子、海苔飯糰與蒸蛋。
烤腸油而不膩,與旁邊的起司是好夥伴。
再搭配上啤酒,就是人間美味了。
烤腸套餐我們全部吃完,一點腸渣都沒有剩,熱量想必是破表,但在雨中走了一天,這樣的犒賞只是剛好爾已。吃飽了,雨也停了,
接下來的三天,為了交通便利性與Polly Working from Hotel,我們從鍾路的飯店移駕到東大門的商務旅館。特別在訂房時加購早餐。東大門相鐵喜普樂吉飯店的早餐採半自助式,主餐有四種選擇,分別是可頌、肉球、大陸式早餐與班尼蛋,其他生菜、水果與飲料無限暢飲。
我們一致認為大陸式早餐最好吃。
優雅的用餐環境是在飯店用餐的好處,加購早餐的房客很少,用餐所得到服務是精緻而周到的。早上Polly在飯店辦公,我參觀一個早上的中央博物館導覽後,回到飯店對面巷子裡的金家飯捲一起用餐。這回我們豪氣的點了兩條飯捲和一鍋辣炒年糕。
金家飯捲是首爾複合式的平價連鎖食堂,圖文並茂的菜單,融合了飯捲、魚板、豬排飯、餃子、麵食與拌飯等韓國美食,分量充足,價格合理,吸引了本地人與觀光客造訪。
運氣不佳,隔壁桌坐了來自中國的大家庭,全家帶了隻會吵鬧的嬰兒出門,讓他們無法專心用餐外,對於店家與其他顧客也是挺困擾的。
東大門一隻雞成功的頂過了疫情,生意如過往的高朋滿座,服務大媽俐落地拿出中文菜單,快速點餐後,一隻雞很快地就上桌。不同於以往大媽會在我們面前將整隻雞剪成小塊,現在解雞的流程在後台就處理好,少了些玩味。不過味道一樣美好。
入口Q彈、吸飽雞湯的年糕是吃一隻雞最經典的部分。
一隻雞可說是串連著我們幾次首爾旅行的回憶,
從第一次迷路跟著傻傻排隊,到接下來熟稔的點餐,到現在戒去酒精,體察原汁原味。
一隻雞還是一隻雞,改變的是旅人的心境,
從一開始的新鮮期待、擁擠倉惶到現在的從容享受。
Polly Working from Hotel的第二天,我整日的在外的行程,便沒有回飯店一起吃。
不像Polly會事先查好餐廳,按圖索驥,路邊看到不用排隊的餐廳就走了進去,
一碗簡單的牛肉泡飯,滿足了旅人的味蕾與熱量。
卻少了與Polly共食的樂趣。
結果,收到Polly傳來的照片,一碗安成湯麵加上一盤草每便是她的午餐。
一個人旅行儘管自由自在,卻少了多人旅行的多元面向,
年紀越長,越能感受到旅伴的重要性。
晚上帶你去吃韓牛吧! Polly說
馬場的韓牛一條街是旅遊書都會記載的首爾特色,
但真正韓牛的滋味,是看到眼前那一大盤血淋淋的溫體肉片在烤網上慢慢變成焦賀色的過程始能體會。韓牛的滋味,直到回台灣後的一周後,才從舌尖慢慢地淡忘。
韓牛如此高級的食材,店面裝潢卻非常的陽春、餐廳是用鐵皮屋搭建而成,桌與桌之間相隔非常窄的距離,大家把酒言歡,好似台灣的羊肉爐店,最適合三五好友一同享用。
服務我們的,是會說中文的大嬸,手腳俐落的她,很快的就幫我們點好餐、上好菜。
點了一盤綜合韓牛,吃完覺得唇齒留香,再加點了一盤牛橫膈膜。
或許是少了裝潢店租的成本,馬場的韓牛相當經濟實惠,吃了那麼多也只要大約兩千元。
你問我都只吃肉不膩嗎? 我只能說下次來首爾,千萬別錯過馬場韓牛。
近幾年韓式炸雞流進了台灣市場,就連速食龍頭麥當勞與肯德基也無法招架,紛紛推出了相關的韓風炸雞。個人覺得偶爾品嘗不錯,但不會像烤肉與飯捲一吃還會想再吃。
畢竟調味料吃太多,對身體負擔也不小。
韓式炸雞適合多人分享,像我們兩個人就只能點一種口味,一個人可能連點最小分的都吃不完,有點像吃Pizza,就是要多人分食的概念。很快的九天的高麗食堂接近尾聲,在首爾的最後一夜,我們在盤浦大橋欣賞彩虹噴泉,在黑夜降臨前,Polly找了附近的烤肉店,為這趟首爾之旅畫下完美句點。
幾天前烤的是豬五花,今天烤豬頸肉,雖然都是烤肉,肉質與配菜不同,感受也完全不同。
這一口下嚥,下一次吃韓國烤肉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了。
只要身體健康、疫情別再來打攪,相信那一天不會太遠。
最後一天中午的班機,登機前在仁川機場航廈內,享用了韓式豆腐鍋。
帶著飽足的胃,向南飛回了台灣。
機上的牛肉炒飯是長榮空廚出品,我亦如往常的將之吃得清潔溜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