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2日 星期三

雙手合十 (5) - 洗手作羹湯

這趟來曼谷發現,短期廚藝教室,已發展為當地旅行的一種特色,讓外國人深入了結博大精深的泰國料理。廚藝教室廣布在曼谷市的巷弄間,只要上網打"曼谷廚藝學校"就有數不完的資訊。基本上內容都大同小異,一堂課大約4-5小時,部分課程還包含了到傳統市場購買食材。遊客們只需事先上網預訂課程時段,要學的菜單都也都可以事先查好。

各家的料理其實大同小異,最大的差別在烹飪的環境,對於燒菜這檔事派克猴子沒有太高的興致,然而,對於食材的認識,反而是課程中令我最心動的橋段,因為大部分下菜的香料植物,是我沒看過也從未聽過的,十分新鮮。
於是我們預訂了這間Sompong Thai Cooking School 晨間課程。
大部分參加的學員以年輕女性為主,一班大約15名學員左右,等學員到齊後,老師Irin帶著學員們手拎著菜籃,來到附近的傳統市場,教大家認識食用植物。
光是生薑就有好多品種,茄子也是有胖矮高瘦之分,就連辣椒也有整個家族可以介紹,
有了這麼多食材的花樣,怪不得泰式食物可以料理得層次分明,
要不是上了這堂課,或許一輩子我都不清楚這些常接觸的食材,居然有這麼多可食用的親戚。
我們拜訪的市場和台灣的傳統市場差異不大,與預期中的蚊蠅四處飛、老鼠滿街跑的景色大相逕庭。Polly在市場內買了ㄧ罐1公斤的蝦醬,只要100泰銖,我則開始擔心這罐味道極濃厚的調味料不知道要用到何時。
回到教室裡,因為蒸糯米需要較長的時間,所以我們第一道學的是做飯後甜品芒果糯米飯,
即便這看起來極為單純的甜點,也隱含著不少學問。糯米蒸的時間、椰漿放的時機,還有糖放的濃度,都會影響最終的口感。
了解製作過程,我的心得是,甜點這種東西有著極高的糖分,
很不適合給住在城市的動物食用。
第二道菜學的是開胃菜,今天Irin老師教的是柚子沙拉,也是今天上課本人最喜歡的一道菜。
我們每一位學員都是主廚,由小廚幫我們把料都備好,我們只需發揮刀工、以及依自己喜好調出自己滿意的醬料。
原本味道平實呆版的文旦,經由我們華麗的加工、濃妝艷抹後,根本判若兩人。
原本吃幾口就食之無味的柚子,成為讓唾液不停分泌、嘴巴停步下來的美食,
本來廉價的水果,頓時變成一盤體面的料理上桌。
有些女人不化妝不敢出門見人,由此可見一番。
第三道菜是紅咖哩蝦,原本竊喜著只要加幾匙咖幾粉或是放個咖哩塊就完成了。
這才知道,我對於咖哩的有如此大的誤解,嚴格來說,這大概是這輩子第一次吃到真正的咖哩。以前吃到的只是具有"咖哩"風味的食物罷了。
老師教我們從磨製咖哩做起,這是件勞力密集的差活,
所有香料都要被磨得很碎,需要大家一起分工合作完成。
當然,拜文明所賜,老師也有教偷懶的方法,就是放入果汁機裡打,但風味還是有些許差異。
最後一道椰漿雞,算是湯料理,做到第四道菜,對於泰式香料的用法與切法,已慢慢的熟能生巧,只是區區四道菜一共費了大約兩小時,先不論口味,如果開餐館的話,顧客老早走光光。
畢業成果展後,迅速的將之下嚥。這一餐,連一向對味覺遲鈍的派克猴子,從口腔食道,延伸至胃腸,都能感受到香料們釋放出來的分子,所產生的刺激。
我們不可能因為上了這堂課,就知道泰式料理的精隨,甚至連輪廓都看得模模糊糊。
更別說回家以後可以重複課堂上所學,將泰國美味複製給親朋好友嘗嘗。
那你不禁問我,上這堂課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是自己燒飯的成就? 還是認識食材的新鮮感? 或是飽足一頓的滿足?

我想,最後留在記憶裡的,
是Irin老師很自豪、很誠懇將泰國人的生活與我們分享的過程,讓我們對於泰國文化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做菜,只是她所採用的方法爾已。

我也希望每個台灣人,當外國人來訪時,我們也能很驕傲的、很熱情的用我們熟悉的方法,將台灣的美好,傳達到他們的記憶中。




2016年10月11日 星期二

雙手合十 (4) - 飯桌上的曼谷

這一回來曼谷,花在飯桌上的時間,是一般旅程的好幾倍,因為泰式料理瘋迷全球、世界各地都可以輕易吃到泰式料理,嘗鮮是我們曼谷旅遊的一大重點,循序漸進則是我們嘗鮮的方式。 由於不闇當地衛生習慣,一開始只挑選環境較佳的餐廳或者是賣場內的餐館,像是第一天介紹的Kum Poon泰國東北料理餐廳與Nara。論衛生、服務或是口味都有一定的水準,但就是少了讓人印象深刻的感覺。飯桌上的曼谷這一篇紀載的是這趟旅程中令我們回味的幾頓餐食。,
Le Méridien飯店提供的自助早餐,有一道每天必點的現煎的料理 - Thai Style Omelette,看似簡單的煎蛋,搭配九層塔和燻鮭魚,淋上特調甜辣醬,最後佐以辣椒和香菜,變成了我的最愛。
除了泰式歐姆蛋之外,其他的料理也不馬虎,尤其水果是他的強項,米粉湯的湯頭也非常地入味。為了滿足飯店裡許多日本籍的房客,特別闢了一區日式早餐,提供了壽司、清粥和玉子燒等食材,也很合我們台灣人的口味。
而我們住的另一間飯店, Hotel Vie Bangkok MGallery,儘管有著優雅的用餐環境,但在菜色的花樣與口味上就屬一般飯店的平舖直述型,讓人吃過就忘。
這幾天吃的餐館中,最值得推薦的莫過於這間位於BTS 東羅站(Thong Lo)不起眼的泰東料理食堂,Supanniga Eating Room,毫不起眼的店面,裏頭卻隱藏著悠閒的氣氛,尤其當天正值炙熱難耐的豔陽天,一走進餐館有如由沙漠步入綠洲的舒暢。
菜單上有相片,即便看不懂文字敘述,也可以很清楚的知道待會端上桌的會是什麼。只要稍稍的詢問是否會辣即可。天熱的關係,先點了杯飲料去暑氣,服務員就在我們面前表演現調凍飲,酸甜冰涼的滋味,滋潤了咽喉,也挑起了食慾。
鑒於之前吃了幾餐泰國餐,都是偏重口味的料理方式,我點了一份看起來清爽單純的酌料飯。別小看它只有幾搓配料,學問就在於他們彼此和諧的在舌頭上翻滾,營造出獨特層次感。Polly點的河粉也是爽朗可口。
如果你想嘗試街邊攤販的庶民美食,但又擔心衛生條件不佳,不妨到Central Embassy的地下一樓的美食攤嘗嘗,這裡將十幾種不同的小吃整合在一起。
用餐時只要將消費卡一刷,最後到出口收銀檯結帳即可,如此一來攤販只要專心下廚,省去結帳找零以及食物被鈔票上細菌汙染的風險,是非常高明的一種做法。
我嘗試了蚵仔煎,煎的脆酥酥的,口感像是餅乾一樣,不像台灣的蚵仔煎黏涕涕的 。要注意的是,還好旁邊的醬汁分開放,因為有夠辣的。
Polly點的海鮮米粉湯就很普通,打的是安全牌。
我不是在地人,所以無法得知Central Embassy地下一樓美食攤賣的小吃是否道地,但就一個觀光客的角度,無論在價格上還是風味上、乃至於用餐氣氛,都比不上街邊擺攤的小吃。

來曼谷第三天後,我們開始勇敢嘗試人行道旁或暗巷裡的無店面小吃。
初試啼聲是這攤位於BTS Phrom Phong站路旁的雞肉飯,
當天晚上正落著磅礡大雨,我們一邊吃,一邊用雨傘擋住屋簷濺下的水滴,雞肉飯從攤子端上桌前想必也參了不少雨水,但我們倆還是坐在濕漉漉的町仔下,將兩盤雞肉飯一口也不剩扒的精光。
而且,這一頓餐只花了100泰銖。
有了第一次經驗,發現自己的腸胃還挺耐操的,我們更加的勇猛的嘗試街邊小販,
一樣的一碗麵,用不同的器皿裝盛,在不同的場所,在不同的時間享用,都會影響這碗麵在記憶中的味道,
桌上的這碗麵,是在背對著7-11門口吃完的,清湯裡參雜著摩托車與公車的排氣,行人路過偶爾還會探頭看看我們,用眼神表達著"怎麼有觀光客來吃這個"。
幾顆不知用何種材料製成的丸子,竟意外的可口。
這樣一碗什錦丸子麵,也只要50泰銖。
屁股才剛離開麵攤,才沒走幾步路,眼睛不小心瞄路旁著鍋黃澄澄的滷豬腳,我和Polly馬上挑了位子,點了一盤豬腳飯。豬腳魯的軟到入口即化的地步,強烈懷疑這鍋豬腳可能已經滷了一整個星期,奇怪的是旁邊的雞蛋,卻是向溫泉蛋般,鮮嫩的蛋黃緩緩地流出。
這一盤豬腳飯,也只要50泰銖。
隱藏在曼谷藝術文化中心二樓的小麵攤,是離開曼谷前的最後一餐,匆匆一瞥,竟忘了將食物的味道儲存,只能看著照片想像著它的味道。
六天的吃喝曼谷,肚子能裝的食物十分有限,還有無數的料理等待我們去品嘗,
在這裡要感謝阿舌阿腸阿胃的兩肋插刀、鼎力相助,在吃了又辣又酸又甜的食物後,還能將之完好的打包成大便,準時的落在馬桶裡。


2016年10月10日 星期一

雙手合十 (3) - 向晚的活絡經濟

寬敞舒適又設計感十足的購物中心,固然是曼谷的一大特色,但是真正想瞥見曼谷庶民的生活方式,就要到市集與夜市走走,因為那裏有平易近人的物價,還有不經過包裝就地取材的平民餐飲。
Polly一直吵著要去恰圖恰週末市集(Chatuchak weekend market),無論大小本旅遊書都說這是曼谷最值得逛、亞洲最大的市集。然而,就是因為幅員太廣大,能逛的種類太多,又不想蜻蜓點水,於是預留到下回再來。這次我們去了兩個規模比較小的市集,一個在水上、一個在陸上。分別是安帕瓦水上市場 (Amphawa Floating Market)以及Asiatique河濱夜市(Asiatique the Riverfront)。
嚴格來說,安帕瓦水上市場已經出了曼谷,單程就要兩小時的車程,省去自行找路的不便,參加了當地的一日遊行程。下午一點半出發,晚上九點半回曼谷,每人約1000泰銖。
12人座的小巴,司機以平均時速130公里的速度馳騁在高速公路上,全車的遊客就像旅行團員般睡成一片。抵達安帕瓦已是下午三點多,逗留時間約三小時。
溪水呈現汙濁的土黃色,但沒有撲鼻的味道,或許只是含沙量高,
附近並沒有什麼工廠,水中的魚也優游自在的呼吸。
語言在這裡是個問題,常常需要用比手畫腳溝通,店家很多其實就是當地人的住家,到了周末假日,在自己家們口做生意賺點外快也挺實際的。
販賣的產品以小吃為主,一路走過去看起來十分可口,顏色非常的入味。
價格更是便宜的有點誇張,在台南一包要100元新台幣的蝦餅,在這裡可以買三大包。
剛好有一間賣明信片的雜貨店,我順手買了兩張寄回台灣,一張30泰銖算是當地高價位的,應該只有像我們這樣的觀光客才會光顧吧!! 龍鬚糖大叔的遊戲機就像是台灣打香腸的機器,投硬幣進去,指針轉到的數字就是可以拿到龍鬚糖捲數。我們小試身手,拿到了三捲。
走完一圈大約一個半小時,我們選定兩間光看就快流口水的攤位,坐了下來,
第一間招牌是一隻雞的模樣,風味果然不同於曼谷市區內正經八百的餐廳,
最著名的是大蝦和烤雞腿,我才知道泰國蝦原來可以長這麼大,都快要可以比擬龍蝦了,
如果泰國也有釣蝦場,釣起來一定非常過癮。
另外一間是可媲美台南擔仔麵的安帕瓦米粉湯,整家店只賣米粉湯,
盛裝在小巧可愛的椰子殼碗中,大約三口份量的米粉浸泡在滷汁中,
讓人吃完還想再來一碗,是這次來泰國吃到最美味的攤子。
六點半集合之前,天空突然下了場傾盆大雨。雷雨交加絲毫不影響店家,淡定的繼續做生意,反而是觀光客們像是驚嚇到的火雞,不停的呱啦呱啦得叫。
夜裡的賞螢行程,不是在山裡溪畔,而是在濁流的樹梢。
不畏豪雨,領隊盡責的帶我們上了船,在黑漆漆河畔的樹梢上,看到滿群一閃一閃的螢火蟲飛舞著,跟滿天的星光一樣的迷人。

Asiatique夜市比起安帕瓦水上市場顯得容易到達許多,
Asiatique河濱夜市是在曼谷市區BTS 沙潘卡克辛站( Saphan Taksin)附近的一顆耀眼的觀光勝地,從空鐵站有密集的免費接駁船班直達夜市。
由於它和高雄駁二特區一樣是由碼頭附近的倉庫改建而成,幅員遼闊,於是我們在天黑人潮聚集前,就捷足先登。因為這裡不但匯集了像我們一樣的散客,更有旅行團整團出沒在此。
因為旅行社是夜市裡兩大秀場,Muay Thai泰拳秀以及Calypso人妖秀的金雞母,兩者都是泰國的重要資產。Polly因為對這兩種特色都沒興趣,我雖然很有興趣,但秀場表演多半以取悅觀眾為導向。我想看的是真槍實彈的泰拳比賽、人妖也是要能當面交談有互動的比較有意思。
不像台灣的觀光夜市以小吃攤為主、購物為輔,Asiatique夜市比較像是商圈的概念,商品種類可謂五花八門,包含了日用品、衣物、裝飾品、雜貨、零食、古董等等,當然也少不了按摩的店家。我和Polly整個晚上只買了兩件T-shirt和一個陶瓷芳香片。
生意最好的店家莫過於位於秀場前賣零食的金店面,賣的價格比市區貴一些,但團客們似乎沒有別的選擇,將打包好的零嘴整齊的排在店門口,上面寫著台灣的住址,買零食變成來泰國旅遊的風潮,就像很多人去德國就會扛行李箱回來一樣。
從小填鴨教育下的學生,長大後連購物都要有必買手冊,結果買了一堆不實用的東西回家,重演了求學時代,死記了一堆卻完全用不到的戲碼。
夜市裡賣吃的攤位,看起來相當衛生可口,菜單上有圖片又有各種語言參考,可謂專為觀光客的貼心設計,價格也比傳統街上的路邊攤高出一些,像是圖片上類似蛋包飯加上海鮮湯大約要400泰銖左右,重點是味道很不錯,所以生意很好。
除了小吃攤外,如果想講求氣氛或是怕熱的話,也有環境舒適的餐廳可以選擇,
賣的食物比較偏外國料理,也有國際連鎖餐飲進駐,
價格雖然沒有很高,但生意遠不如攤販。
遠方的Asiatique河濱夜市不愧是昭披耶河上的一顆明珠,在夜裡燦爛的發光,
也為曼谷的經濟注入不少活力。
站在State Tower 63樓的露天 Sirocco Sky Bar上,曼谷的妖媚在我們的腳底下翻滾著。
兩百米的高樓上,是欣賞曼谷夜景的一級戰區,同時也是見證都市奢華的代表。
低矮的平房,遇到流進駐曼谷的熱錢,
成了高聳挺拔的高樓大廈,一支接著一支的插在市中心,像是金箍咒般牢牢的扣住了這城市,
大部分的市民,並沒有因此變得富有。
在曼谷,不見遍地開花的紫醉金迷,佛教的樸質力量壓制住了資本主義的放縱。
金錢輕易的改變了城市的面貌,卻買不走泰國人忠貞的信仰。
一杯近千元泰銖的酒水,儘管我們消費得起,仍覺得杯子裡藏著邪惡的魔鬼,
看著酒吧裡聚集著穿著體面的西方面孔,他們談笑風生,這點開銷,相較於他們的收入而言,一點也不浮華。
也有像我們這樣糊裡糊塗的觀光客,被旅遊書裡的圖片吸引上來。
我靜靜的欣賞著夜景,心想如果這是曼谷最美的夜景的話,
理當讓這城市的主人 - 曼谷居民們優先觀賞。

2016年10月9日 星期日

雙手合十 (2) - 商場品味

來曼谷前,就聽說此地是逛街購物者的天堂,喜歡舒適吹冷氣逛寬敞購物中心的,沿著BTS 暹羅站(Siam)到 菲隆奇站(Phleon Chit)一脈相連的購物中心,逛商品 、看陳列也順便欣賞裝置藝術。連一般對逛街購物毫無興致的派克猴子,也忍不住被這裡新奇的展示空間給吸引,賣場購物中心幾乎成為了每日必備的旅程之一,就算沒有逛商品,進駐的餐廳、美食街與超市都足以滿足我們的好奇心。
很多無理頭大膽的室內設計,很容易讓看過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換句話說,到處都是平易近人的藝術品。
在商場裡閒逛的青一色都是外來的觀光客,因為商品的定位在本地算是高價位的。就我比較有涉獵的商品,比如運動登山用品,一些全球性的品牌,像是Osprey、Lafuma、The North Face在這裡並不能討到任何便宜。款式與價格和台灣百貨公司的專櫃差不多。
我們自動跳過那些到處都買的到的商品,這些充滿設計感的生活用品,讓我們像鄉下小孩般,開了不少眼界,也讓我認知到,創意不是隨口喊喊就會有靈感,而是需要環境啟發與時間的醞釀。
像這樣舒適又像美術館的購物中心,東西稍微賣貴一點也是應該的。
我猜些勤於設計、出點子的商場的背後應該有政府或企業的推動,因為光靠這裡冷清的遊客的營業額,很難支撐整棟建築的營業開銷。
不像台灣遠東百貨、SOGO、新光三越等擁擠的攤位,搭配滿溢的人潮,
擺設不需要有藝術感,就賺進滿滿的鈔票。
在台灣百貨公司我們買的是有形的商品,在這裡我們看的是無形的概念。
空鐵站栩栩如真的立體人形立牌廣告,令人印象深刻。
以世界各國為主題的Terminal 21,每一層樓以不同國家的特色裝潢,生動有趣。
鮮明獨特的模型,一眼望去就可猜到是哪一國的主題,像是世界的縮影,
每次想到這裡,就深感慚愧台灣沒有自己的特色,於是常常在世界的舞台中缺席。
大部分的商場,我們都是以欣賞藝術品的眼光走過,
真正讓我們大肆採購的,是商場裡的超級市場,這裡價格不但沒有比BIG C或便利商店貴,更提供了舒適的購物環境以及多樣化的選擇。走進超市逛個兩個小時是非常平凡之事。
餅乾零食是泰國的強項,物美價廉兼具包裝精美,出發前親朋好友早已提供購買清單,Polly還乖乖的一項項的像蒐集寶物一一將之找齊。
連Polly自家的品客洋芋片,在這裡的成列也受到較優渥的待遇。
還好購物車容量有限,否則不知道會不會有更多零食進入我們的購物車。
這些排滿整桌的零食,跟著我和Polly運回了台灣,
Polly帶著滿載而歸的滿足感,我卻覺得自己好像在當貨運的工人。
與其將零嘴進口回台分送給親朋好友,我選擇將曼谷的精彩推薦給他們,請他們也親自來曼谷走一遭。曼谷絕對不是幾口零食下肚足以形容的!!
往後的幾天,先後走進了泰國創意設計中心TCDC與 
曼谷藝術文化中心Bangkok Art and Culture Centre (BACC)後,逐漸體認到在曼谷到處看得到美學設計的建築與裝飾,並非偶然。
TCDC入口處會有不同的展覽,我們遇到的這位泰國設計師,很熱情的向我和Polly這兩位門外漢,介紹他們正在發展的拓印技術,聽起來並不是非常深奧的學問,
單純的將自己的創意、不具任何商業色彩的構想分享給有緣人。

我相信人們對於美感的認知,就像大部分的知識一樣,都是經由學習而來,
當環境長期缺乏美的事物或是忽略美的讚嘆時,美感的神經就會逐漸萎縮,最後消失。
相反的,如果不斷的接受刺激,就會縱橫交錯,使感官更加敏銳,
旅行路上不同於日常生活的刺激,是生命當中最棒的滋養。
TCDC對於應用美學領域的學生,就像是理工學生的期刊室或館藏間,
一面營造出藝術的氛圍,一方面提供專業知識的藏書,
讓藝術走入生活,讓美感服務感官,不再被侷限在美術館或音樂廳。
Polly最愛的這棟曼谷藝術文化中心就在BTS暹羅站附近,是有關藝術研討會或是展覽的地方,Polly即興的請街頭畫家畫了張自畫像,一張才收200泰銖,
與其說是獲取利潤,不如說是享受下筆間的樂趣吧!!
來曼谷,讓我體驗到逛街即使沒有購物,兩手空空,也是可以收穫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