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8日 星期五

旅行箱放長假

二月在韓國首爾的生活爸媽,已感受到街頭不尋常冷清的氣氛,昔日遊客聚集的明洞、東大門商場,由於大陸疫情的爆發,遊客銳減。爸媽為了避免與遊客接觸,幾乎都安排戶外人少的景點,儘管室外飄著瑞雪、寒風刺骨。二月十九日,如期地搭機返台,當時海關關閉所有自動通關的閘口,入境必須詳細報告旅遊史,防止境外病例移入。
一星期後,韓國大邱爆發教會群聚感染,確診人數以每日千計的迅速攀升,自韓國返台的旅客,必須遵守在家自主隔離14天的規定。接著土耳其、伊朗、義大利、德國、澳洲、西班牙、日本,病毒不長眼不認人,在世界五大洲蔓延開來。世界各觀光景點為了防止病毒傳播,政府直接下令停業,更糟的是,華人臉孔成為病毒帶原的代表,走在路上處處受到歧視。

國家的旅遊警示,從一級一直提升到三級,此刻、無論是自助還是跟團,遊客紛紛縮短行程,提早回國避難。228假期預期出國旅行的遊客,有人是規劃已久的蜜月,有人是已經繳納大筆訂金的壯遊,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僵局。背包客站上,收起了平時分享的旅遊攻略文,取而代之的是去與不去的攻防筆戰,結果,社會上絕大多數是明智的,寧願犧牲一點金錢與玩興,換取個人與社會無價的生命安全。

地球上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被傳染的機會,大難當前,我們無法上前線為政府單位效命、為醫療人員分擔辛勞,做好個人防疫的本分,不要為社會添麻煩,就是最好的貢獻。多數人在風險評估後,選擇將旅程放棄或延期,家人的健康終究是國人不願冒的風險。我們公司更提前頒布禁止出國的命令。不論理由是因公出差、旅行還是回家。

國際航班接二連三的取消,世界各國陸續禁止外國人入境,不僅是228連假、四月份的清明假期、五月份的勞動節、六月份的端午、七八月的暑假、一直到今年年底,在病毒投降之前,待在台灣,守在家裡,把錢存好,似乎是目前最佳的選擇。行李箱與背包兄弟早已被放入床底,做好假期從書中旅行的打算。

一株病毒,讓健康的人應聲倒下,讓大部分的人財富縮水,讓忙碌的社會緩和了下來,
人們開始思考什麼是值得追求的,什麼是身外之物。
財富給人們帶來更優渥的生活條件,快樂卻未必等值的增加。
有了一百萬,望著兩百萬,存到兩百萬,覺得有五百萬會更好,當手中握有五百萬時,又覺得一千萬才足夠。
以前一年旅遊一次就覺得幸福,現在一年十次都還覺得不夠盡興,快樂跟著通貨膨脹,變得越來越昂貴,越來越難滿足。有時候並不是真的貪婪,而是種習慣,環境是扭轉習慣的一股動力。李開復寫的"我修的死亡學分"就是一個工作強人生病後,對生命最深刻的學習過程。
乖乖地聽陳時中指揮官的話,
保持社交距離,出門戴好口罩,假日別去人潮聚集的場所。

幾個星期下來,原本冒險的心突然變得平靜,
我的心境彷彿又回到十年前,那個存款停留在六位數,生活只要平順,腦子裡只要有一點感動,就可以開心很久的狀態。

旅行箱今年可要寂寞一陣子了。


2020年2月2日 星期日

愛在亞得里亞海II - 歸途

在巴爾幹半島旅行的第十四天,薩格勒布的最後一個夜晚,媽媽準備了整桌的料理,為我們送別,我和Polly得接受旅程即將結束的事實,回到台灣的工作岡位上,為下一趟旅程的經費繼續努力。
時間、精神與財富三項皆自由的爸媽,即將在薩格勒布待上一周,然後飛往德國慕尼黑,再到韓國首爾繼續享受異國慢活的旅程。
今晚,我的行李箱難得塞得鼓鼓的,裏頭裝的是台灣缺貨的醫療用口罩、爸爸的釣具,還有滿滿的巴爾幹冬季回憶。日常穿的衣物,只佔了行李箱一個很小的角落。
我的行囊總是特別簡單,捉襟見肘乾扁的行李,剛剛好滿足我最基本的需求,好處是不需要整理,起身後一拉就走,對於旅行來說,簡潔方便是一種享受。相反的,每次搬家移動時,我看到爸爸媽媽前一天晚上,顯得格外的忙碌,開始將房間櫃子裡、浴室、廚房餐廳裡大包小包的家當,整理整齊後塞入行李箱。到達下一個目的地後,又開始忙碌,將家當一一挪出擺好。不管住的是飯店、民宿、還是青年旅館,對爸媽來說,旅行只是換不同地方過日子,生活該有的細節不馬虎,才是享受。
這次旅行,首次嘗試用AirBnB訂房,留下相當美好的經驗,不但價格便宜,更重要的是有廚房、有客廳的住家,讓人有窩的感覺。這間是我們在薩格勒布住的樓房,主人經濟狀況非常寬裕,將自己以前住過的屋子以便宜的價格提供給旅人,讓來自世界的遊客,尤其是家庭,感受薩格勒布的魅力。
事實上,AirBnB早在2007年就成立了,之前也陸續聽一些朋友分享它美好的經驗,但大多數人都是被它低廉的價格給吸引。但AirBnB對我最致命的吸引力是它共享與分散的概念。
我們很難像好萊烏明星有足夠的財力和資訊在世界各地買度假別墅,也不像政商名流到世界各地都有管道得到無償的服務,但透過AirBnB,我們卻可以用很低廉的價格在世界各地,在旅行中住到當地自己這輩子不可能買得起的房子,認識我們平常接觸不到的當地人。而且,不用費心思打掃、處理家務維修的瑣碎工作。
這點好比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的威力,我們無法像大財團有足夠的資金大量購買不動產,卻可以藉由REIT享受不動產帶來的獲利。
既然我們都是這塊土地上的過客,對於世上萬物,說穿了,頂多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
現在喜歡的房子,幾年後很可能會走樣,就算沒走樣,也可能因為工作、鄰居、家庭而改變心意,那麼,在金錢有限的情況下,與其在台灣某一個角落買一棟不動產,為何不拿來四處為家呢??
歐式廚房有些器材,我們還是第一次見識到,只要功夫在,一樣能做出美味的料理。
媽媽就是在這廚房為我們煮出送別的晚宴。
這間房子意外地登上了當地的室內設計雜誌,房東很用心的設計家裡,我們則沾了他們的光彩。這趟旅行,除了看到了眾多自然與人文的景色,更體會到旅行團無法體驗的四處為家的感覺。一場旅行,景點是食材、美食是調料,住的感覺是擺盤,整體搭配起來,才是完美的回憶。
第十五天一大清早,在Uber前與爸媽揮揮手,克羅埃西亞航空載著我與Polly離開巴爾幹半島,輾轉從法蘭克福、過境新加坡,02/02下午平安返抵台灣國門。
此時,國境大門還敞開著,自主隔離、居家隔離等名詞也還沒出爐。
機上爸媽特別交代我們全程戴著口罩,卻沒忘記好好享受機上提供的餐點。
機上幾乎客滿、乘客亦如往常的走動,戴著口罩的乘客只有不到一成,沒有人想到一個月後,武漢肺炎蔓延全球,世界關起了國門,返國的人要自行隔離兩周,絕大多數的航班取消,旅遊、航空、百業蕭條的碼表就此開始計時。
接下來的旅程何時能出發? 可能是半年,或許要等一年? 沒有人有答案。
今年很可能整年的旅行計畫都得泡湯,世事難料,家人能一起旅行,是天時地利人和下的產物,不能一起旅行的原因有著千百種可能,所以趁著我熱血青春時,竭盡所能地將地每一趟旅行程為可能,在安全許可的範圍內。

2020年2月1日 星期六

愛在亞得里亞海II - 薩格勒布

薩格勒布市區街道錯綜複雜,進城後第一件事就把車子給還了,從此不再遷徙。
Polly 36歲生日獻給了薩格勒布,今晚,在市區內找了一間以燒烤著名的餐廳 - Batak Grill
克羅埃西亞國然是食肉的民族,一大塊肉,或者是一整盤肉平躺在餐盤上,四周完全不需澱粉或蔬菜做修飾。最後還是忍不住加點了兩份生菜沙拉。
 就如同招牌上寫的,Enjoy Life就要吃好吃的!!
今晚,肉大口地咬、酒大口地喝,然後大聲的打鼾。
回家躺平前,爸媽完成了一件重要的任務。
 轉角的藥局,在爸媽的詢問下,查到店裡有四十盒口罩庫存,店員還一楞一楞不知道口罩荒即將到來。口罩是英國製造的,爸媽一口氣買了十盒,露出了神氣的表情。
估計剩下的三十盒不到一天就會被一掃而空。如果知道一個月後武漢病毒會成為全球大流行,四十盒都買下來也不嫌多。口罩就像衛生紙成為了生活必須品。
嚴格說起來,我與Polly在薩格勒布市區觀光只有一個整天的時間,多虧旅遊中心詳盡的地圖與簡介,以簡馭繁的中文解說,讓觀光客可以非常有效率的吸收薩格勒布的精華。
一天要逛遍上城與下城區,免不了些許的走馬看花,有點可惜,
很羨慕C.W.Chen夫婦,有足夠的人生,悠哉的在這裡待上一星期,享受財富與時間的自由。
有一個地方,C.W.Chen夫婦每天報到,那就是多拉茲市場( Dolac Market)。露天的廣場賣的是鮮採的蔬菜水果,不僅價格便宜,種類並不輸給身在亞熱帶的台灣。
大蔥與無花果是他們最津津樂道的蔬菜,說在台灣要價錢要翻個好幾倍。
跟在台灣差不多,提菜籃來買菜的,以婆婆媽媽或叔叔伯伯居多,可能年輕人外食的居多。
薩格勒布的地理位置雖然距離海洋遙遠,但是其魚市場的規模完全不比靠海里耶卡來的遜色。價格沒因為首都而標高定價,反而有更多海鮮種類可以選擇。
位於地下室的肉舖更是不遑多讓,我理解到真正好的肉品都在市場,而不是在超市,跟台灣的狀況很類似,難怪這趟旅行在超市,很難買到令人滿意的肉品。
酒肉朋友,意味著肉要有酒襯才算的上朋友。
肉攤一旁即是賣酒的,身處南歐的克羅埃西亞,釀酒是件天經地義的事,爸媽各挑了一瓶紅酒與一瓶白酒,準備今晚好好慶祝一番。
 薩格勒布是一座小山丘,尤其是古老的上城區,對於年邁的旅行者是一項挑戰,
而區分上城與下城的耶拉其恰廣場(Trg bana Josipa Jelačića),是電車交會的交通樞紐,廣場中間的青銅雕像是克羅埃西亞的英雄 - 耶拉其恰,一位在1848年帶領克羅埃西亞軍隊擊敗匈牙利革命時的入侵。廣場旁是遊客中心,以及大大小小的咖啡館、餐飲店。可說是除了火車站外,人潮最集中的田心區。一旁的Ilica大道,商店雲集,是熱鬧的消費與商業中心。
薩格勒布城市的模型圖,乍看如棋盤格似的井然有序,如平原般的平坦市容,
與實際上有相當大的落差。
沿耶拉其恰廣場左後方爬坡向上,是薩格勒布最醒目的地標 - 聖母升天教堂(Cathedral of the
Assumption of the Blessed Virgin Mary),又稱薩格勒布大教堂,是克羅埃西亞境內最大的哥德式教堂。一旁的矮城牆,則是1512年至1521年期間,為防範鄂圖曼軍隊入侵所搭建。
沿耶拉其恰廣場右後方爬坡向上,就是景點最集中的格拉代茨區(Gradec),也是政府辦公的所在地。上到格拉代茨區,可以花十分鐘走階梯,也可以花0.5歐元體驗世界上最短的纜車(Zagreb Funicular),一趟不到一分鐘的乘車時間,等車卻有可能要超過十分鐘,生意非常好。
今天觀察到的是,搭纜車的人比步行的多,顯示大家都懂得善用工業革命所帶來的便利。
纜車終點的羅特栩查克塔(Kula Lotrščak),每天正午十二點準時會用加農砲打出雪花般的紙片,目的是統一城內所有教堂的鐘響,當作對時的標準。雷聲般的巨響,常常把四周不知情的遊客嚇一跳,這門大砲從1877年起開始每天運作,今天,Lotrščak塔已成為KlovićeviDvori畫廊公共機構的組成部分。塔樓的底層是Art&Gift Shop,那裡提供各種紀念品、藝術品,和獨特的珠寶。也可以買張門票登上塔樓欣賞風景。
格拉代茨區最著名的莫過於眼前的聖馬克教堂(St. Mark's church / Crkva sv. Marka),儘管名氣與氣勢不如威尼斯同名的聖馬克教堂,但他走的是小巧路線,屋頂上用馬賽克拼成的圖案(右邊盾牌象徵薩格勒布城,左邊盾牌代表克羅埃西亞境內三個王國),就像是鋪在屋頂上的一張毛毯,是一般教堂少有的特色。
面對聖馬可教堂右邊為總督府,左側是國會,還有法院、政府行政單位都集中於此。
格拉代茨區薩的街燈至今還保留著通煤氣的方式,每天傍晚有點燈人一一的為城市點燈,等到隔天天亮在默默的做熄燈的動作。路旁商店用醃製蘿蔔罐頭,非常可愛,真想帶一瓶回家,薩格勒布,是一個充滿藝術氣息的小城
 沒來薩格勒布之前,不曉得這裡有這麼迷人,薩格勒布的觀光正悄悄的萌芽,非常有潛力,
相信不久之後,大家對於克羅埃西亞的印象,不再是只有杜布羅尼克與十六湖國家公園。
就像是一顆未被發現的璞玉,趁著價格還沒被炒翻天時,
好好享受這裡樸實的價格與自在的氛圍。
牆裂了,可以用心修補,心若碎了,該如何拼湊?
領帶的緣由,來自於十七世紀的克羅埃西亞軍人脖子上的領巾,後來被法國人越改良越長,
成為我們現今所熟悉的領帶。紅白棋盤格圖案是克羅埃西亞的象徵,在運動賽事上尤為常見。
Big 5是克羅埃西亞版的麥當勞,食物口味大同小異,但環境乾淨許多。
出們旅行通常不太會選擇速食餐廳,但是今天上午實在是走到腳痠,剛好路過Big 5就給他一個機會。午餐之後,爸媽回家歇息,我和Polly繼續探索下城區。
下城區大致上是從耶拉其恰廣場到火車站間1公里的範圍,景點之間較為分散,也因此有了上城區沒有的壯闊感。
國家歌劇院是金黃色的巴洛克式建築,
爸媽幾天後曾試圖買票想進去聽歌劇,售票員好心的和他們說內容是講克羅埃西亞語,怕他們聽不懂,所以沒有賣票給爸媽。醉翁之意不在酒,爸媽在台灣國家音樂廳聽了無數場音樂會,其實也是沒有一場聽得懂的。
不像一般城市中央車站前的繁華景象,薩格勒布車站前是一大片廣場
(King Tomislav Square)與公園,火車站旁還有一大片植物園,
所有的商業活動都在地下街進行。
Tomislav是克羅埃西亞第一位國王,搭配背後的薩格勒布美術館,頗有軍臨天下的氣勢。
薩格勒布車站為十八世紀新古典主義建築,是克羅埃西亞境內最大的車站,不愧為首都車站。只是,克羅埃西亞國內的鐵路網並不發達,不但路線單調、班次非常稀少,大多數的觀光景點都無法靠火車抵達。在克羅埃西亞旅行,租車自駕是最經濟又方便的移動方式。
在太陽下山之前,在雙腿喊救命之前,
我與Polly用一天的時間,將薩格勒布囫圇吞棗的走了一遭,參觀博物館,就留給下回有機會再來時。尤其是戰爭攝影博物館(Image of War - Photography Museum)與失戀博物館(Museum of Broken Relationships),光看Tripadvisor上的分享,就讓人心動。
下次,薩格勒布這可愛的城市,要多待個兩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