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24日 星期五

愛在亞得里亞海II - 里耶卡的年夜

身為克羅埃西亞西北部的交通樞紐,每年二月份舉辦的里耶卡嘉年華會,可說是巴爾幹半島的一大盛會。
抵達時,大街上正為這年度盛會在搭建舞台與吊掛彩帶,我們以一星期之差,錯過了參與嘉年華狂歡的機會,彷彿訴說了上班族有限假期的無奈。
里耶卡是克羅埃西亞的第三大城,卻絲毫透露不出半點繁華或貴氣。並排在碼頭邊的幾艘大型遊艇,勉強妝點出整座城市的門面。整座城市沿著山丘而建,如果你對基隆的道路感到迷惘,開車來里耶卡絕對是考驗認路與駕駛的超級大難關,不僅得克服三維空間的狹窄公路,停車時還要學當地人停在斜坡上與人行道上,而且一位難求。
有一句話是這樣形容這座城市的:里耶卡是一座擁有不尋常動蕩的過去的城市,可以將其比作一棵橄欖樹,持久、扭曲、帶有苦味,卻有優質的油品 。
我想扭曲就是在講它的街道吧!!
里耶卡最主要的商店街,Korzo大道,嗅不出城市的氣息,
低調的比基隆還要樸質,走進兩間樓裡不起眼的換錢所,換到的匯率卻這趟旅中最優的。
現金在克羅埃西亞用得很兇,市場和小販都需要付現交易,
生鮮蔬果類,自從逛了市場後,超市不知不覺就被我們給遺忘了。
市區內雕術品四處可見,是當地居民對於藝術的自然表現,並非用來討好觀光客之用。
城內的建築物主要以黃色與土色調為主,陽光撒下時,金光閃閃。
港灣邊的農夫市集、肉舖和魚市場是我們每天早上都會報到的地方,
這裡的生鮮蔬果遠比西歐國家豐富,所有蔬菜都像剛從土裡拔出來的,媽媽尤其愛買大蔥。
紅蘿蔔、大蔥、花椰菜都很甜。
市集背後是里耶卡國家戲劇院,早上市場收攤後,
街道恢復了原本清潔的模樣,令人印象深刻。
最有趣的莫過於它的海鮮市場了,玲瑯滿目的魚種,很多都是台灣魚市看不到的。
一進門買的是蝦子,店員看到我們,馬上剝了一尾給我們生吃,嘗起來就像日本料理店的甜蝦。一公斤兩百塊台幣,既便宜又好吃。
媽媽將大隻的挑起來,小隻的C.W.Chen拿去當魚餌。
最後,我們前前後後買了三公斤。一樣大隻的放到我們嘴裡,小隻的藏好鉤子給魚吃。
魚的價格也不貴,爸爸先觀摩一下這裡的魚種,然後,帶著魚竿到外頭的港邊小試身手。
自從2013年在挪威峽灣體驗海外釣魚的樂趣後 (詳見: 彎彎魚竿訕北海),
往後每逢出國旅行,釣魚裝備就成了爸爸的必備行李之一。
港邊海水平靜而清澈,小魚在水裡搶食,光是餵魚就是種樂趣,
爸爸眼中不是這些十公分不到的幼魚,但他們總是像蒼蠅般圍繞著魚餌啄食。
機警的大魚則躲在深水不易被觀察的地方伺機而動,偶爾可以望見他們一閃而過的軀體。
人為財死,魚為食亡,他們終究還是敵不過蝦子的誘惑,成了今天C.W.Chen眼中最美的風景。
首日下竿,就有所斬獲,釣到了四尾,其中有一尾足以可以料理成生魚片的程度,真讓C.W.Chen笑開懷。
這種魚叫金頭鯛(Gilt-head bream),當地人稱Orada,主要棲息在地中海海域,在餐聽的菜單上,屬於第上等級的魚種(First Class)。
爸爸馬上上傳照片到他Line的釣魚群組,迫不急待的分享這分得魚的喜悅,並在世界地圖上標示出今天的釣點。我問他,大家看到照片不會手癢嗎? 他說,愛釣魚的人當然會呀!
爸爸釣魚群組成員,經濟條件都不差,時間也算寬裕,
可惜,總有千百個因素,或是藉口,讓他們的魚竿,走不出台灣這座小島。
我看到許多父母這輩的台灣人,年輕時努力工作,努力存錢,栽培下一代,
直到年老時,才低調的追尋自己想要的生活,甚至很多人,沒機會享福就離開人世。
於是,造就了我們這一代的人,有較高的學識與資源,懂得追尋自己想要的生活。

還好,爸媽現在正走在享受人生的道路上。

隔天清晨破曉前,爸爸獨自揹著釣竿,帶著雨衣,走了四十分鐘,到堤防最前端堪稱是最佳的釣點,坐了兩個小時,結果一條魚也沒釣到。接下來在港邊昨日的釣點,繼續等了一小時,甚至,在離開里耶卡前一天晚上,和媽媽兩人,坐在微微路燈下垂釣,依舊沒有成果。
照片上我們比0的手勢,意味著今天調於三次都掛蛋。

然而,在爸爸釣魚群組上的人,永遠記得的是昨天爸爸釣到大魚的模樣。
對於愛釣魚的人來說,這一天可以高興很久,縱使後面好幾天都以槓龜收場。
追求興趣就是這麼一回事,是一件旁人看起來都不解,自己卻樂此不疲的勾當。
一個六十幾歲的老翁,可以回春到二十幾歲小夥子的活力。

位於里耶卡山坡的頂端,有一座特爾塞城堡(Trsat Fortress),不收門票,裡頭已經改成一間庭院式的咖啡館。世界上的咖啡館非常多,但開在百年歷史的古堡裡的,的確算得上是特色。
城堡為處制高點,有遼闊的視野,可惜里耶卡的市井紊亂,
只好將眼光放遠,欣賞遠處夕陽西垂時的里耶卡港。
面目猙獰的雞蛇(Cockatrice)是古堡的守護者,但眼神看起來比較像邪派的化身。
里耶卡的冬天不僅白天冷清,入夜的里耶卡更是靜悄悄,泛黃的燈光,增添了詭譎的氣氛。
這裡不像許多歐洲城市,酒吧是城市夜晚的詩意,餐廳也是早早的就打烊收工。
 
來到里耶卡的最後一晚,正值農曆年的除夕夜。
大街上幾乎沒有華人面孔,在港邊釣魚時,遇到好幾位熱情的路人和我們道聲新年快樂,
聽到了格外溫暖。那時,中國武漢肺炎疫情還沒大爆發,當地人看到我們,算是熱情有餘!!
中國甘肅省歌舞劇院與中國大使館特別在此安排了魅力絲路-隴上行的音樂會。
讓我想起當年在英國留學時,參加了不少中國學聯的春節慶祝活動。
中國不僅在物質的輸出驚人,也默默地在世界各地拓展文化。
去年,全家在清境農場的老英格蘭莊園裡圍爐,
今年,我們在里耶卡碼頭旁的Bistro Mornar舉杯,
明年,可能跑到美洲的哪座城市歡慶。
除夕夜對我們家來說,不僅是團員爾已,更是一起累積回憶的過程。
紅白格子是克羅埃西亞的象徵,我們在燭光與聖誕紅的陪襯下,
吃了一頓克羅埃西亞風味的年夜飯。
三天前,我們帶著風雨來到了里耶卡,三天後,風雨跟隨我們離開,
待在里耶卡的兩天,盡是晴朗無雲的好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