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5日 星期四

雙手合十 (8) - 老曼谷佛堂

一下午的自行車騎乘,淺嚐了老曼谷的韻味,時光倒流的激動,遲遲退散不去,深深的吸引住我們的視線。篤信佛教的泰國,廟宇稱得上是國寶,是泰國文化的精髓所在。上回,我們參觀玉佛寺、大皇宮與臥佛寺等書上評比的一等人氣寺廟,這次,有較充裕的時間,從南部中國城旁的玉佛寺、居高臨下的金山寺、供奉泰國皇室的拉查波比托寺、一直逛到昭披耶河對岸的黎明寺。
 金佛寺被中國城圍繞,相較其他的大寺廟,並沒有顯赫的外牆與壯觀的建築。圍牆外的攤販,讓我聯想到台灣的廟口前也是如此,難道這是華人的習慣?
人有貧窮富貴,高矮胖瘦之分,佛祖亦然。我們眼前所見的金光閃閃的佛像們,有高有矮,含金量各有不同。這間金佛寺之所以稱之為金佛寺,就是裡頭供奉著世界上含金量最高的金佛。人不可貌相,佛像亦然。並不是形體越大的佛像,佛法越高,也不是越多人朝拜的佛像,就越靈驗。
在人類的價值觀裡,含金量越高代表越有價值,但在佛祖的境界中,悟道的深淺,才是他們畢生追求的目標。

地理位置偏北的金山寺,是曼谷市中海拔最高的一座寺廟,知名度與觀光客都遠不如先前去過的寺廟,遇到不少本地的信徒來此膜拜。信徒與我們倆一樣,乖乖地從入口處爬300階梯上山,只是這是他們生活的日常,省去了拍照的動作。
入口處的非禮勿聽、非禮勿視、非禮勿言,與儒家思想不謀而合。用猴子來當模特兒,讓人有欲蓋彌彰之感,形容人猴頭猴腦、老猴或是抓猴,猴子在中華文化算是較為負面的動物,在泰國或許是吉祥的動物也說不定。
天上突來的一陣雷陣雨,沾濕了台階,澆去了暑氣,我們身上混雜著雨水與汗水。
登高遠眺,光是眼睛視線能夠容下的寺廟,磚紅色的屋瓦,非常顯眼的就有五座以上,在曼谷,果然是舉目三尺有神明。
 不像大佛普拉斯劇裡所演的,大佛總是在人們面前端莊穩重、一絲不苟的的盤坐著,金山寺裡大佛擺出的各式姿態、露出各種神情,彷彿和人類一樣有七情六慾。
看著這些表情生動活潑的佛像,感覺他們是活生生的形體,而不僅僅是冰冷的金屬,
與他們合照也是來者不拒。 其中,也有喜愛大自然的佛像,像這幾尊寧可待在室外菩提樹下悟道。
維持寺廟華麗的外觀與內裝並不容易,但對於泰國人來說,廟宇是國家的靈魂,沒有佛哪有國,沒有國哪有家。兩年前來曼谷時,黎明寺在整修,停止對外開放。這回換成是拉查波比托寺在修建。拉查波比托寺是埋葬泰國皇室骨灰的宗廟,其意義可比擬大英國協的西敏寺。一年多前駕崩的蒲美蓬大帝便是永眠於此。

由於內部整修的緣故,搭滿了如蛛網般的鷹架,我們只能在寺廟外的庭園逛逛,每一個尖塔都是一位皇室成員的骨灰所在。當天,日正當中,庭院裡只有我們兩個不怕曬的傻子在遊玩著。
 
 幻想莊嚴肅穆的寺廟,大門上竟然是可愛的娃娃兵在看守,蠻喜歡泰國不受禮教束縛而散發出的創意。
昭披耶河畔的黎明寺(Wat Arun),又稱鄭王廟,和台灣的鄭成功沒有直接關係,但一樣都成功的趕走外辱而成名,鄭成功替台灣趕走荷蘭人,而泰國的鄭信國王趕走了緬甸人,在這塊土地上建立王朝。
灰白色一柱擎天的高塔是黎明寺的鮮明特色,外型像外星人的太空船也像座大蟻丘,仔細觀察塔上密密麻麻的彩色陶瓷拼磚,讓人誘發密集恐懼症。
寺裡的佛像也各種不同的形體與大家相見歡,以順應現代社會強調多元發展、兼容並蓄。有體態健美的奧斯卡小金人佛祖,有排骨酥金佛,當然也少不打赤膊的胖胖佛祖。
黎明寺名氣雖大,可惜沒有如大皇宮、泰絲博物館等有中英文導覽服務,我們只好傻呼呼的跟著人群爬上爬下,像隻猴子一樣參觀這座高聳的舍利塔,很可惜沒看出什麼所以然來,只有拍拍照過過乾癮爾已。

黎明寺,在夜裡散發出的光芒,勝過了天上的明月,照亮了昭披耶河的浪漫夜晚,也造福了黎明寺對岸的民宿與餐廳。越夜越美麗,與此岸的大皇宮相互媲美。
Sala Rattenakosin充分利用地利之便,在黎明寺正對岸經營起旅館、餐廳與酒吧。
調酒一杯,300台幣起跳,
景色一幅,無價。
嘟嘟車在Sala Rattenakosin巷口排班,白天看起來破舊的嘟嘟車,夜裡打上燈光,搖身變的夢幻起來。佛寺,對於泰國人民來說,是信仰,也是生財之道。

走過一間又一間的寺廟,問我心靈有沒有因此變的更平靜些? 有沒有變的更加豁達?或者對於深奧的佛學是否有稍微的領悟,我的答案應該都是否定的。
然而,我充分感受到的,是泰國人對於佛祖滿滿的尊敬之情。
有時我們以為創意的想法,可能無心的侵犯到他人。
原來佛頭的相關產品,對於佛教徒來說,是相當不敬的行為。
如果這個世界上,大家都能放下自我的成見,願意稍微花點時間去了解別人的生活、看看各種文化,我想地球上許多的仇恨與紛爭便會迎刃而解。